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已知砂土干重度γd=15.8kN/m3,又经实验测得最松状态下土的干重度γdmin=14.3kN/m3,最紧状态下土的干重度ymax=17.2kN/m3,则砂土的相对密实度Dr为( )。
已知砂土干重度γd=15.8kN/m3,又经实验测得最松状态下土的干重度γdmin=14.3kN/m3,最紧状态下土的干重度ymax=17.2kN/m3,则砂土的相对密实度Dr为( )。
admin
2016-07-06
34
问题
已知砂土干重度γ
d
=15.8kN/m
3
,又经实验测得最松状态下土的干重度γ
dmin
=14.3kN/m
3
,最紧状态下土的干重度y
max
=17.2kN/m
3
,则砂土的相对密实度D
r
为( )。
选项
A、0.461
B、0.563
C、0.617
D、0.892
答案
B
解析
相对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代入数据得,砂土的相对密实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j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端承型单桩基础,桩入土深度12m,桩径d=0.8m,桩顶荷载Q0=500kN,由于地表进行大面积堆载而产生了负摩阻力,负摩阻力平均值为,中性点位于桩顶下6m,求桩身最大轴力最接近于()。
原状取土器外径Dw=75mm,内径ds=71.3mm,刃口内径De=70.6mm,取土器具有延伸至地面的活塞杆,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定,该取土器为()。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下水位埋深为dw=5.0m,土层柱状分布如下表,拟采用天然地基,按照液化初判条件;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db最深不能超过下列()个临界深度时方可不考虑饱和粉砂的液化影响。
某桩基三角形承台如图,承台厚度1.1m,钢筋保护层厚度0.1m,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7N/mm2,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计算承台受底部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其值最接近()。
基坑剖面如图所示,已知砂土的重度7=20kN/m3,甲=30°,c=0,计算土压力时,如果C点主动土压力值达到被动土压力值的1/3,则基坑外侧所受条形附加荷载g最接近()。
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一座7层民用建筑,外墙基础底面边缘所围面积尺寸为宽15m、长45m。拟采用正三角形布置灰土挤密桩整片处理消除地基土层湿陷性,处理土层厚度4m,桩孔直径0.4m。已知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75t/m3,地基处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为1.3
已知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边长为300mm,桩长为22m,桩顶入土深度为2m,桩端入土深度为24m,场地地层条件见下表,当地下水由0.5m下降至5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计算单桩基础基桩由于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载,其值最接近()
已知某墙下条形基础,底宽b=2.4m,埋深d=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0.05m,地基为黏性土,内聚力ck=7.5kPa,内摩擦角φk=30°,地下水位距地表0.8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γ=18.5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γsat=20
某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铁路为Ⅱ级铁路,场地为细粒土场地,土的塑性指数为12,有效粒径为0.003mm,平均粒径为0.01mm,该场地有害冻胀深度为1.0m,地下水位为2.0m,为防止路基发生冻害,路堤高度最小不应低于( )。
一个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的基坑的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砂土与黏土的天然重度都是20kN/m3。砂层厚10m,黏土隔水层厚1m,在黏土隔水层以下砾石层中有承压水,承压水头8m。没有采用降水措施,为了保证抗突涌的渗透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1.1,该基坑的最大开挖深
随机试题
工件切削层金属、切屑和工件表面层金属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抗力,是铣削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于()
引起动作电位去极化的电位临界值是
双端固定桥固定-可摘联合桥
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内径平均值为
以下属于苏州“四大园林”的是()。
下列古代宫廷建筑与帝王对应错误的是: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字,正确的一组是______。①大街小巷里的《招聘启______》贴得满世界,也该有个规矩。②灾区人民受到党和政府无微不______的关怀。③她的设计每每独出______裁,与众不同。④成绩只
甲欠乙20万元到期无力偿还,其父病故后遗有价值15万元的住房1套,甲为唯一继承人。乙得知后与甲联系,希望以房屋抵押。甲便对好友丙说:“反正这房子我继承了也要拿去抵债,不如送你算了。”二人于是签订了赠与合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