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编写一篇教学设计。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编写一篇教学设计。
admin
2016-02-19
43
问题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编写一篇教学设计。
选项
答案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让学生学会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有为、梁启超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上清帝第五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情境模拟法、探究法、图片资料展示法等。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分析资料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渗透点 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资源 教材、课件、网站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曾做过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 创设情境: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多种,有的认为必须进行改革;有的认为要发展科学技术,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认为必须进行革命等。 教师总结: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当时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二)师生对白,演绎历史 教师: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这次事件史称“公车上书”。 教师出示幻灯片——《公车上书记》(书影和第一页) 学生:观察、思索。 教师出示幻灯片——康有为、梁启超(了解: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后来又阅读了大量外国书籍,了解到俄国和日本都靠变法迅速强盛起来,感到发现了医治中国的“灵丹妙药",开始宣传变法维新的道理。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听康有为讲俄国和日本如何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于是诚恳地拜康有为作老师) 教师:康、粱的这次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帝手中,对清政府触动也不大,但却轰动了全国。从此,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他们为推动变法还进行了哪些大量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33页第一段大字后归纳要点: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维新派团体形成。 教师:这部分知识要点大家找得非常准确。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谁还能补充一些其他资料? 学生补充:还创办了《时务报》,各地组织了学会、学堂等。 教师总结:康有为和梁启超通过报刊、学会等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教师: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急,唯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 学生:阅读教材33页中间部分的小字。 师生分析总结论战的议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 教师出示幻灯片——康有为驳荣禄,荣禄生气中途退场 教师:通过维新派与顽固派针锋相对的论战及荣禄的拂袖而去,可以说明维新人士的变法思想是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是进步的、爱国的。但是由于当时民族资产阶级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迫,内受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虽有反抗压迫进行斗争的要求,但规模小、力量弱,所以想依靠封建皇帝进行变法。 教师出示材料:“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师生分析总结:此材料道出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内,忧(揭竿斩木)外患(瓜分豆剖)。康有为为中国所处的国际险境非常担心,也为清政府的内政担忧。康有为言辞恳切,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教师出示幻灯片——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讨论: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学生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学生2: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学生3: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教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说出了光绪帝支持变法的原因,下面我们看看变法的具体措施。 出示幻灯片——光绪帝照片和百日维新内容 百日维新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 根据变法的内容,师生共同分析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 教师出示幻灯片——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进步性: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性: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设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教师:变法的结果如何呢? 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戊戌变法失败了。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教师出示幻灯片——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谭嗣同不肯逃走,不久,谭嗣同,等六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出示幻灯片——谭嗣同和他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三)互动探究 教师: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中,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学生:“贼”指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1:不值得,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值得,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永垂不朽,我们会永远铭记。 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师: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我们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总结如下:戊戌变法的性质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四)课堂小结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9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
某问题为“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该问题属于()。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的优势主要体现为()。①三维目标落实的整体优势②教学效益的长期优势③教学用时的省时优势④教学内容的大容量优势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某教师在进行“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第一课时教学时,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设计成PPT课件(约50页)。在课堂上他根据每一张PPT进行讲解,整节课共有2次提问,几乎没有板书,遇到需要演示的实验时,播放实验视频,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图3是桌教师执教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下)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流程图。附:展示、学生实验、课堂辩论、课后拓展内容主题1.“介绍化肥中的核心成员”
讲授法是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种主题为中心,有组织地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下面关于讲授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速度”的内容标准为: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运动的描述。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汽化与液化”的内容要求是:“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
下题是某教师编写的,用于考查“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试题,命题者希望考查的探究要素是“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学生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实验中,经历了分析、判断小磁针指向跟磁感线的关系的过程,试题的编写意图就是考查这一关系。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发现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或原理时,只是提出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研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下面以“地球如何公转”为例说明发现法在地理教学中
随机试题
2014年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类培训费用将有最高上限,一天不能超过_________元。1月4日,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在鸭坦布苏流行病地区应采取的防控措施是
既具理想的保冷性能,又具优质的防火性能的绝热材料是()。
甲公司5月份发生经济业务如下:(1)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300000元;(2)用银行存款支付工资100000元;(3)用银行存款支付5000元购买原材料;(4)取得租金收入存入银行50000元。要求计算:银行存款账户本月贷方发生额合
从事客运经营的驾驶人员,年龄不超过()周岁。
天津是中国第四大城市。()
吴先生分配至SM公司工作,2000年3月被借调到SM公司上级公司的交易部(以下简称交易部)工作,2001年3月起,吴先生离开交易部,与好友一起从事商贸话动。2001年4月,SM公司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时与吴先生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2年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
会话层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_。
A、B、C、D、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