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下列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下列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dmin
2018-12-20
50
问题
下列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选项
A、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可能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B、在建项目占用一般借款的,其借款利息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可以资本化
C、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应将用于项目开发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计入开发成本
D、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等于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的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答案
B,D
解析
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选项A错误;房地产开发企业用于项目开发的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开发成本,选项C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LQ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会计实务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2009年至2012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业务资料如下:(1)2009年12月1日,乙公司购入一条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000万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2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62.5万元,其中存货项目余额22.5万元,保修费用项目余额25万元,未弥补亏损项目余额15万元。20×2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为7.5万元,均为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2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500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为5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150万元。甲公司2×12年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1)6月30日,从A公司购入一项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用于生产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2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500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为5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150万元。甲公司2×12年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1)6月30日,从A公司购入一项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用于生产
甲公司2011年12月3日与乙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400件,单位售价650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应在甲公司发出产品后1个月内支付款项,乙公司收到A产品后3个月内如发现质量问题有权退货。A产品单位成本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1)甲公司有关外币账户2012年2月29日的余额如下:(2)甲公司2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1月,甲公司自行建造某项生产线.该生产线由A、B、C、D四个设备组成。建造过程中发生外购设备和工程物资成本5000万元,增值税为850万元,人工成本1000万元,资本化的借款费用100万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1月,甲公司自行建造某项生产线.该生产线由A、B、C、D四个设备组成。建造过程中发生外购设备和工程物资成本5000万元,增值税为850万元,人工成本1000万元,资本化的借款费用100万
在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应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
随机试题
求方程(y-x2y)y’=x的通解。
A.C4bC2bB.C4bC2bC3bC.C3bBbD.C3bBb3bE.C1
房地产的价值是其未来净收益的现值之和。()
柱与屋架铰接连接的工业建筑结构是()。
重要房屋的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应为()级。
下列各项不属于旅游区规划的是()。
国内A公司超过90%的营业收入来自向各国的出口,其商品价格一般以美元结算,主要受美元影响,其人工成本、原材料及相应的厂房设施、机器设备等95%以上在国内采购并且以人民币计价,A公司在国外取得的收入在汇回国内时可以自由兑换为人民币,且A公司对所有以外币结算的
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对各部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具有以下哪些权力?()
Willrobotstakeovertheworkforce?Andiftheydo,whatjobswillbeleftforushumans?Manydiscussionstakea【C1】______view
TheChallengesandPotentialofNewEducationalTechnologyI.Criticismsofcomputersandmultimedia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