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李某与张某在2009年1月1日书面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至第二年10月1日。同时还约定,只要在第二年10月1日之前张莱未能将户口迁出上海,李某就将房子继续租给张某5年。请问,就这5年的租赁中所附条件属于什么条件?( )
李某与张某在2009年1月1日书面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至第二年10月1日。同时还约定,只要在第二年10月1日之前张莱未能将户口迁出上海,李某就将房子继续租给张某5年。请问,就这5年的租赁中所附条件属于什么条件?( )
admin
2022-03-16
36
问题
李某与张某在2009年1月1日书面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至第二年10月1日。同时还约定,只要在第二年10月1日之前张莱未能将户口迁出上海,李某就将房子继续租给张某5年。请问,就这5年的租赁中所附条件属于什么条件?( )
选项
A、停止条件(生效条件)
B、解除条件
C、积极条件
D、消极条件
答案
A,D
解析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就是指以将来不确定的客观事实的发生与否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开始或者终止的条件附加于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民事法律行为依条件成就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功能不同分为生效条件和解除条件。所谓生效条件,又称停止条件,是指使法律行为在约定的事实出现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条件。条件成就时(张某未能将户口迁出上海),李某与张某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方发生法律效力,因此,其约定的条件为生效条件。所谓解除条件是指已经生效的法律行为在约定事实出现时效力终止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依条件内容是以客观事实的发生还是不发生为成就标准,分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所谓积极条件是指以将来事实的发生为内容的条件。所谓消极条件是指以事实的不发生为内容的条件。李某与张某约定的条件为张某未能将户口迁出上海,因此,其所附条件为消极条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uT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田某突发重病神志不清,田父将其送至医院,医院使用进口医疗器械实施手术,手术失败,田某死亡。田父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一系列违规操作,应对田某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三23题)
周某从迅达汽车贸易公司购买了1辆车,约定周某试用10天,试用期满后3天内办理登记过户手续。试用期间,周某违反交通规则将李某撞成重伤。现周某困难,无力赔偿。关于李某受到的损害,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6题)
下列哪一情形构成对生命权的侵犯?(2016年卷三22题)
甲十七岁,以个人积蓄1,0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卷三2题)
关于法人,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2年卷三2题)
甲企业是由自然人安琚与乙企业(个人独资)各出资50%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欠丙企业货款50万元,由于经营不善,甲企业全部资产仅剩20万元。现所欠货款到期,相关各方因货款清偿发生纠纷。对此,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6年卷三2题)
甲、乙双方于2013年5月6日签订水泥供应合同,乙以自己的土地使用权为其价款支付提供了最高额抵押,约定2014年5月5日为债权确定日,并办理了登记。丙为担保乙的债务,也于2013年5月6日与甲订立最高额保证合同,保证期间为一年,自债权确定日开始计算。请回答
2013年2月1日,王某以一套房屋为张某设定了抵押,办理了抵押登记。同年3月1日,王某将该房屋无偿租给李某1年,以此抵王某欠李某的借款。房屋交付后,李某向王某出具了借款还清的收据。同年4月1日,李某得知房屋上设有抵押后,与王某修订租赁合同,把起租日改为20
张某诉美国人海斯买卖合同一案,由于海斯在我国无住所,法院无法与其联系,遂要求张某提供双方的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送达了诉讼文书,并在电子邮件中告知双方当事人在收到诉讼文书后予以回复,但开庭之前法院只收到张某的回复,一直未收到海斯的回复。后法院在海斯缺席的情况下
李某驾车不慎追尾撞坏刘某轿车,刘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将车修好。在诉讼过程中,刘某变更诉讼请求,要求李某赔偿损失并赔礼道歉。针对本案的诉讼请求变更,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5年卷三37题)
随机试题
曲线的水平渐近线为_________.
幽门梗阻可发生哪项代谢改变?()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的量化指标主要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两类,以下那些属于是预期性指标()。
出纳填写票据的出票日期时,“9月12日”应填写成()。
简述用户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权利和义务。
关于连带保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对联与其所描写的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使法律对()产生影响。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oyoufindgettingupinthemorningsodifficultthatit’spainful?Thismightbecalledlaziness,butDr.Kleitmanhasanew【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