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07年以来爆发的次贷危机,使其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受到重创,进而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企业和个人对流动性的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巨额损失也削弱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和意愿。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对经济复苏的不利影响,美联储通过多

admin2015-07-14  32

问题 美国2007年以来爆发的次贷危机,使其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受到重创,进而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企业和个人对流动性的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巨额损失也削弱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和意愿。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对经济复苏的不利影响,美联储通过多种渠道,不断突破传统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了多项创新,以应对持续性信贷紧缩,缓减金融市场的流动压力,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下面是美联储所采取的部分政策措施,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降低基准利率。从2007年9月19日开始,美联储连续10次下调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将其从5.25%降至接近于O的水平。从2008年年末至2010年年末,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目标区间。
    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美联储完善了贴现窗口,改革了流动性补充机制,甚至还创立商业票据融资便利,直接从符合条件的美国发行商处购买三个月期无担保商业票据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
    提供救助贷款。由于担心美国国际集团(AIG)破产可能给金融市场,尤其是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美联储提供850亿美元谨记贷款救助AIG。
    扩大贷款范围。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为解冻部分信贷市场,创设了规模达2 000亿美元的无追索权的融资便利。其贷款对象为持有相关证券的机构、企业,甚至自然人,可接受的抵押品为以美元计价的AAA登记的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为近期发放的汽车贷款、学生贷款、信用卡贷款或者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担保的小企业贷款。
    问题:
    (1)降低利率对经济有哪些作用?为什么低利率政策还不足以保证经济的复苏?既然这样,还有必要将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0的水平上吗?
    (2)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传统做法有哪些?美联储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哪里?增加货币供应量对一国经济有何影响?试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3)美联储为什么要拯救濒于倒闭的金融机构?这种做法的负面后果有哪些?
    附表16:

选项

答案(1)利率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率的经济效应。 ①成本效应:主要是指投资对利率变动做出的反应。根据投资函数I=a-hr,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利率的成本效应会显现出来,人们将比较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变化,前者小于后者,投资下降,小于储蓄,则收入会减少;反之,当市场利率下降时,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储蓄将转化为投资,从而使收入增加,储蓄又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是投资扩大、经济增长的动力。 ②资产组合调整效应:利率的变化会使得人们的资产组合的相对收益率发生变化,因此原有的均衡被打破从而产生新的均衡。 ③财富效应:由利率的变化导致的资产价格变化所引发的人们财富的变化。 ④利率的预期效应:利率的变化特别是方向性的变动,往往使得人们对未来形成一定的预期,比如经济增长缓慢或者衰退时期的第一次降息,往往是后续降息的信号,由此导致人们对未来进人降息周期的预期。 ⑤利率的汇率效应:由利率平价关系、利率变化所导致的汇率变化。 2)利率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杠杆作用分析。 ①从宏观的角度看,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 a.积累资金的功能。商品经济条件下,资金短缺会制约一国的经济发展,但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游资,通过利率可以有偿地使用这些闲置资金,投入生产,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b.调整信用规模的功能。中央银行的贷款利率、再贴现率作用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规模;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贴现率作用于商业银行对顾客的信用规模。 c.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功能。主要是通过采取差别利率和优惠利率来实现资源的倾斜配置。 d.抑制通货膨胀的功能。当通货膨胀发生或预期通货膨胀将要发生时,通过提高贷款利率调节货币供求量,使得货币需求下降,信贷规模收缩,促使物价趋于稳定。如果通货膨胀不是由于货币供应量不平衡所致,而是由于商品供求结构失衡所致,则对于供不应求的短线产品的生产可降低对其贷款的利率,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增加有效供给,迫使价格回落。 e.平衡国际收支的功能。当国际收支严重逆差时,可将本国利率调到高于其他国家的程度,一方面可阻止本国资金流向国外,另一方面可吸引国外的短期资金流入本国。当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时,一方面降低长期利率,鼓励投资,刺激经济复苏;另一方面提高短期利率,阻止国内资金外流并吸引外资流入,从而达到内外部同时均衡。 ②从微观的角度看,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 a.激励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功能。 b.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的功能。 c.作为租金计算基础的功能。资产所有者贷出资产,在到期后收回并取得相应的租金。租金的度量通常是参照利率来确定的。 (2)2008年6月~2012年6月间,美联储针对当时的宏观经济情况施行了传统的货币政策和非传统的货币政策: 1)传统的货币政策。 ①第一时间采取释放流动性的措施一一降低贴现率并延长对银行的贷款期限。 ②推行了系列提供流动性和提振信贷市场的超常规举措,包括建立众多应急贷款便利工具、与全球14个央行创建或扩展货币互换协定等。 ③作为银行监管人,美联储还通过为大型银行控股公司设立融资平台,引导这些银行控股公司进行压力测试。 2)非传统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不断加深、联邦基金利率达到实际下限的背景下,为促进经济复苏,使用了一系列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形式有管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和与公众进行信息沟通。其中有关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又涉及大规模资产购买(量化宽松)和扭曲操作。 3)执行原因。执行这些货币政策的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经济状况不佳,失业率高居不下,美联储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振投资信心,采取了相应的货币政策,在传统货币政策表现不佳的时候,又相应地采取了非传统的货币政策。 4)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从短期看,量化宽松通过国债、资产抵押证券等资产在央行和存款机构之间的换手压低债券收益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风险资产的价格,有利于提振投资活动和消费信心。从2009年第一次量化宽松以来,以美国股票市场为代表的风险类资产上升幅度明显,由于美国家庭资产中投资资产占比很高,股市等风险类资产价格上涨能够明显带动、?肖费欲望。 但从中长期来看,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并没有充分参与流通,企业的去杠杆化行为导致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量化宽松和美国国债规模的扩张带来货币贬值的预期,导致一部分流动性流入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并在经济活跃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进入了流动环节,给此类经济体创造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5)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在货币政策上的比较。 ①凯恩斯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认为,资产组合模式由货币资产和证券资产组成,资产结构的调整只能通过流动性偏好或货币需求利率弹性途径和投资支出利率弹性途径。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由于货币资产与证券资产之间的替代效应的作用,结果是证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刺激投资支出,通过投资乘数作用,生产规模扩大,国民收入增加。在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则会导致实际国民收入的同比例增加和就业水平的提高;在接近充分就业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仍可以增加实际国民收入和提高就业水平,但同时也会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一定程度的上涨,其涨幅小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幅度;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只会引起一般物价水平和名义国民收入的同比例上涨,不会再增加任何实际国民收入。但是,凯恩斯认为,这一传导机制可能存在两种障碍,使得货币供给量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作用链可能又发生脱节现象。一是货币市场上的“流动性陷阱”的问题。二是投资利率弹性低下。这一作用路径为: 货币工具→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产出 ②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的直接效果。货币主义者的传导机制主要是资产组合效应。货币主义者认为资产的范围不应局限在货币等少数金融资产上,还应包括其他形式的资产,如厂房、设备,甚至包括耐用消费品、人力资本等。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其边际收益下降,因此资产持有者会把货币转为其他资产。这与凯恩斯学派的分析一样,但货币主义者强调的是这种资产组合的调整包括实物资产在内,直到各项资产的利率相等,而不仅仅是金融资产的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投资者除购买金融资产,使其价格上升,利率降低外,还可以将闲置的资金用于购买各种消费品和资本品,促使其价格上升,生产扩张,从而产出和收入水平上升。因此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在金融领域内的替代程度是很低的,因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由此可见,在货币主义者看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地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 货币工具→货币供应量→产出及收入水平 ③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人是理性的人,为了避免损失和谋取最大利益,会设法利用一切可以取得的信息,对所关心的经济变量在未来的变动状况作出尽可能准确的估计,并会对政策形成合理的预期,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抵消这种政策的影响。理性预期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有一个共同的重要假定,即人都是理性的人,他们能够在充分信息的基础上对经济变动作出明智的反应。根据约翰.穆思的定义,有理性的人在形成经济变量的预期时,会充分利用同决定该变量有关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由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总能预期到政策行为及其后果,政策将归于无效。 (3)国际经验表明,投资银行业的兴盛繁荣是成熟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美国次贷危机自爆发以来仍在不断暴露和深化,已从金融、房地产市场逐步扩散至汽车、信用卡等领域,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全面信用紧缩,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冲击。美国金融市场首当其害,面临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由于消费者对现状、未来以及劳动市场的前景比较悲观,加上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消费者信心持续下降,经济增长大幅放缓,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金融企业严重亏损。当前美国房价仍在不断下跌,金融市场也没有出现企稳迹象,其危害尚在蔓延。 因此,次贷危机不但严重威胁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而且严重冲击了华尔街的金融机构,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不断缩小的利差以及多种贷款质量的下降都在侵蚀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这意味着次贷危机在经历流动性困境之后,正向金融机构的微观层面延续,包括美林、高盛、花旗、雷曼兄弟、摩根大通等在内的国际知名投行都已深陷次贷泥沼。 如果相关大型金融机构面临倒闭,将使与其相关联的众多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遭受巨大损失。为了避免金融市场进一步动荡,美国政府会决定采取各种措施拯救这些金融机构。 美联储采取这些措施带来的经济影响: ①埋下全球通胀隐患;世界主要商品定价均以美元为基准,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导致美元大幅贬值,从而引发新一轮资源价格上涨,埋下全球通胀的隐患。 ②恶化相关贸易体的经济形势,美元贬值会增加美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③美联储大举购买国债会降低美国国债收益率,债券价格和收益率是负相关的。美联储大举购买美国国债,将推升美国国债价格,降低其收益率,从而使相应持债国家的外汇资产存在非常大的贬值风险。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woa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