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尚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孔安国传:“刑疑,赦从罚;罚疑,不论以为罪。” 《礼记.王制》:“附从轻,赦从重”;“疑狱汜(音犯——编者注)与众共之,众疑,赦之。”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尚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孔安国传:“刑疑,赦从罚;罚疑,不论以为罪。” 《礼记.王制》:“附从轻,赦从重”;“疑狱汜(音犯——编者注)与众共之,众疑,赦之。”
admin
2019-01-15
29
问题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尚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孔安国传:“刑疑,赦从罚;罚疑,不论以为罪。”
《礼记.王制》:“附从轻,赦从重”;“疑狱汜(音犯——编者注)与众共之,众疑,赦之。”
问题:
(1)这两段文字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原则?其历史渊源是什么?
(2)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这两段文字反映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4)文中提到的“五刑”、“五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选项
答案
(1)这两段文字反映了西周时期罪疑从轻、罪疑从赦的刑法适用原则。所谓罪疑从轻、罪疑从赦,即对定罪量刑有疑义或者有争论的案件,实行从轻处罚或者予以赦免的原则。该原则渊源于上古时期所奉行的“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的信条。 (2)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对犯有“五刑”之罪而又有疑问的,则定五罚之罪;对定五罚之罪而又有疑问的,则不予论处,以求恰当地定罪量刑。对介于轻重之间的犯罪,按照轻罪判处轻刑;对误判重罪的人,须赦免其重罪;对疑难案件须与众人共同讨论,如果众人都有疑问,则不予论罪。 (3)这两段文字表明,西周时期凡是对定罪量刑有疑义或者有争论的案件,都从轻处断或者予以赦免,这体现了西周时期在刑法运用上的慎重,这有利于防止和减少无罪处刑和轻罪重刑的现象。罪疑从轻、罪疑从赦的刑法适用原则是西周时期刑法原则的重大发展,也是“明德慎罚”立法指导思想在刑事立法上的具体体现。 (4)这段文字中涉及的五刑,为奴隶制五刑,即墨、劓、jpJ、宫、大辟五刑;五罚即对处以五刑有疑的,以赎刑代罚,其中,赎刑有五等,分别用以免除肉刑和死刑。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G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依照唐律规定,下列行为构成“十恶”罪中“不义”罪的有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国务院组成人员是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地方国家机关及其职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和宣判案件有助于发挥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效力等级遵循的原则的是
(2015年单选4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是()。
(2015年分析69)材料一:《唐律疏议.杂律》: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赔)偿。材料二:《唐杂令》: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
革命根据地时期土地立法的最大成就是颁布了()。
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正赃犹征如法。其轻罪虽发,因首重罪者,免其重罪。即因问所劾之罪而别言余罪者,亦如之。即自首不实及不尽者,以不实不尽之罪罪之,至死者,听减一等。自首赃数不尽者,止计不尽之数科之。其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即事发逃亡,若越度关及奸,
随机试题
()是控制防火卷帘运行升降的电控设备,控制防火卷帘完成相应动作,并发出防火卷帘动作声、光指示信号。
男性,18岁。胆结石手术中出血不易止。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小板黏附率正常,PT正常,APTT延长。3P阴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法律与宗教不仅有一致的方面,还有区别的方面,下列哪些选项表明两者的差异?()
噪声防治对策必须符合( )原则。
体育教学中分解法有________法、________法、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四种形式。
A、B二人比赛爬楼梯,A爬到四层楼时,B恰好爬到三层楼。照这样计算,A爬到十六层楼时,B爬到几层楼?()。
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1995年3月18日通过并颁布的()。(2013.四川)
经济开放
Thereisnodenyingthefactthatmanyyoungpeoplefinallygetthejobsquitebyaccident,notknowingwhatliesinthewayof
MyauntisasoldagainasIam.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