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师从事幼教工作已经有十年了,她用反思提问的方式来回顾自己走过的幼教历程。刚入职时,她爱问这样的问题,比如:“我能带好班吗?”“孩子会喜欢我吗?”“同事会认可我吗?”“我能被家长接受吗?” 经过一年的磨炼后,她开始问这样的问题,比如:“我如何去观

admin2019-05-18  32

问题    叶老师从事幼教工作已经有十年了,她用反思提问的方式来回顾自己走过的幼教历程。刚入职时,她爱问这样的问题,比如:“我能带好班吗?”“孩子会喜欢我吗?”“同事会认可我吗?”“我能被家长接受吗?”
    经过一年的磨炼后,她开始问这样的问题,比如:“我如何去观察与解读孩子呢?”“我如何能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呢?”“我如何与同事更好地合作呢?”
    经过三四年的努力,她对幼儿园的工作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开始对熟练的工作套路有些厌倦了,便开始追问:“我如何帮助内向、胆怯的孩子呢?”“我和同事可以做个什么样的小课题呢?”“家园合作还有没有什么新思路呢?”
    最近,她又开始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幸福而智慧的幼儿教师?”“儿童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到底是什么?”这一类问题了。
结合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理论对上述案例中叶老师的专业成长进行分析。

选项

答案具体分析: ①刚人职时的叶老师就处于“生存性适应阶段”,通常会对常规工作发问:“我能带好班吗?”“孩子会喜欢我吗?”“同事会认可我吗?”“我能被家长接受吗?”。新老师对工作怀有高度的热情、期盼和想象,这对成为好教师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②叶老师经过一年的磨炼,已进入“具备了适应本专业能力的阶段”,她开始关注幼儿和教育教学中感到棘手的问题了:“我如何去观察与解读孩子呢?”“我如何能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呢?”“我如何与同事更好地合作呢?”。叶老师的教育能力转人到与幼儿发展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上了。 ③叶老师经过三四年的努力,对幼儿园的工作非常熟悉了,但她对熟练的工作套路有些厌倦了,便开始追问:“我如何帮助内向、胆怯的孩子呢?”“我和同事可以做个什么样的小课题呢?”“家园合作还有没有什么新思路呢?”说明她的专业成长已进入到理论层面,进入到了“发展阶段”。 ④叶老师目前的成长已处于“专业化阶段”。她已具有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并能提出一些比较深刻、抽象的,要求反省和探索性的问题了:“如何成为一名幸福而又智慧的幼儿教师?”“儿童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到底是什么?”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Luq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