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图中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图中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
admin
2021-07-22
62
问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图中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
选项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位于不同的高度,且均高于现在河流的位置,可见此地经历过地壳抬升和河流下切过程。沉积作用是在地壳相对稳定的时期发生的。且甲乙两地的古河床沉积物高度不同、不连续,所以地壳的抬升不是持续性的而是间歇性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c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曾经批量生产笔记本电脑所用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代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某教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
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其教学特点包括()。①宏观到微观②定性到定量③实验与理解
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知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可以帮助学生对比较抽象的问题加强理解,对重要的知识加深印象,以便牢记和掌握。某教师在教授元素概念的时候,打了如下一个比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相当于人类是所有人的总称、犬类是所有狗的
某教师在进行“盐类的水解”一节的教学示范课时,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1)问题:作为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常识,大务数人都知道纯碱具有碱性。同学们,请思考Na2CO3水溶液显碱性可能有哪些原因?如何用实验加以验证?(2)讨论猜想:Na2CO3水溶液显碱性可能有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
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用焰色反应来鉴别某些物质,只是因为受生产力水平限制,这种方法没有得到发展。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大师陶弘景(456—563)在他的《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这一记载所鉴别出的物质应该是(
随机试题
A.心电图B.201T1心肌显像C.PETD.冠状动脉造影可准确评估心肌活力的检查方法是
两相邻射野从一侧入射,SSD均为100,相邻射野边长分别为24cm和26cm,在深度2.4cm处边缘相接,若得到比较均匀的剂量分布,则两野在皮肤表面的间距为
A.硫糖铝B.西沙必利C.雷尼替丁D.阿司匹林E.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是
下列关于五脏外合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与邀请招标相比,公开招标的特点是()。
【背景资料】某机电安装公司,为进入某钢铁企业的建筑市场,采取低价中标的方法,承接了高炉热风炉鼓风机安装任务。由于利润低,施工单位资源投入不足,项目经理对工程积极性不大,造成施工准备不充分,影响了施工进度和质量。项目经理在电缆采购时只注重价格.使一些伪劣电
李先生系某市一公司职员(中国公民),2009年1~6月收入情况如下:(1)每月取得工资收入3200元。(2)1月份取得上年一次性奖金36000元(上年每月工资2600元)。(3)4月份取得从上市公司分配的股息、红利所得2000
事件相关电位的缩写是
有如下程序:#include<iostream>voidfun(int&x,inty){intt=x;x=yw=t;}intmain(){inta[2]={23,42};fun(a[1]
Electroniccommunication,duetoitsspeedandbroadcastingability,isfundamentallydifferentfrompaper-basedcommunication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