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工业开发区于2001年5月底取得农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开发成“五通一平”后分块出售。调查得知:该地区农地取得费用(含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和税费)平均为30万元/亩,土地“五通一平”开发费用(含税费)平均为3亿元/平方公里。征地完成后,“五通一平”土地开
某工业开发区于2001年5月底取得农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开发成“五通一平”后分块出售。调查得知:该地区农地取得费用(含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和税费)平均为30万元/亩,土地“五通一平”开发费用(含税费)平均为3亿元/平方公里。征地完成后,“五通一平”土地开
admin
2009-04-28
48
问题
某工业开发区于2001年5月底取得农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开发成“五通一平”后分块出售。调查得知:该地区农地取得费用(含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和税费)平均为30万元/亩,土地“五通一平”开发费用(含税费)平均为3亿元/平方公里。征地完成后,“五通一平”土地开发周期平均为2年,如果第一年投入开发费用的40%,第二年投入60%,各期投入为年内均匀投入,银行贷款年利息率6%,当地允许的开发商投资利润率为土地取得费用与开发费用之和的15%。开发完成后,可用于出售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0%。当地类似土地开发的增值收益率为20%,土地还原率为12%。试根据以上资料估算2003年5月底开发完成后出售土地的平均单价。
选项
答案
(一)审题 (1)明确题目要求。本题要求得到待估宗地在估价时点的开发完成后出售土地的平均单价。 (2)梳理有关资料。可将题目提供资料分为两类:一是有关估价对象资料。审查时需留意估价时点、土地取得时间及使用年期,估价时点与土地取得时间是否一致等;二是市场调查资料。该类资料是解题的基础,也是选择方法的主要依据,审查时要留意所给资料与估价对象情况是否一致,如土地使用年期等。 (3)考虑资料取舍,找出隐含条件。对题目中所提供的市场调查资料要仔细审查,看缺少什么条件,是否有隐含内容。 (二)方法选择与解题思路 1.方法选择 题目主要提供了有关土地取得与开发费用资料及相关参数,可采用成本逼近法评估。 考虑资料取舍,找出隐含条件。对题目中所提供的市场调查资料要仔细审查,看缺少什么条件,是否有隐含内容。如未给出土地增值收益率,但若仔细审查便不难发现,土地增值收益可依据土地出让金确定。 2.解题思路 由于题目所给条件比较间接,解题思路亦应与常规做法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年期修正上,首先需明确待估宗地的剩余使用年期,因土地取得时间与估价时点相差一年,至估价时点止,确定土地剩余的使用年期。 基本思路:先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确定评估方法;然后分步计算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利息和利润;将以上各项相加得到无限年期土地成本价格;将无限年期土地成本价格和土地出让金分别进行年期修正,均修正为剩余使用年期价格;将修正后价格加总得到所求地价。 (三)公式与计算步骤 该题是典型的新开发土地分块出售情况,计算公式为: 开发区某宗地的单价=(取得开发区用地总成本+开发区土地开发总成本+正常的开发利润总额)/(开发区总面积×可转让土地面积的比率×用途、区位等因素修正系数) 单位面积土地取得费用=30万元/亩 =300000元/666.67平方米 =450(元/平方米) 单位面积土地开发费用=300000000元/1000000平方米 =300(元/平方米) 单位面积利息=450×[(1+10%)
2
-1]+300×{40%×[(1+10%)
1.5
-1]+60%×[(1 +10%)
0.5
-1] =121.73(元/平方米) 单位面积利润=(450+300)×15%=112.5(元/平方米) 单位面积土地增值收益=(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利息+利润)×土地增值收益率 =(450+300+121.73+112.5)×20% =196.85(元/平方米) 可销售面积土地单价=(450+300+121.73+112.5+196.85)/70% =1687.26(元/平方米) 单位可销售面积48年使用权价格=1687.26×[1-1/(1+12%)
48
]=1679.94(元/平方米) (四)难点与常见错误分析 1.难点 对于成本逼近法应用的测试在历次考试中均有涉及,与以往不同的是,题目更偏重对应试者估价能力的考察,且在以下两方面增加了难度: (1)某些条件比较隐讳。题目未给出土地增值收益率,土地增值收益以土地出让金形式出现,要求应试者能够做出判断。 (2)土地取得时间与估价时点不一致,需确定土地剩余使用年期并做相应修正。因土地取得时间与估价时点相差一年,至估价时点止,土地剩余使用年期应为48年。在对土地成本价格和土地出让金进行年期修正时,要考虑成本价格(无限年期)和土地出让金(50年期)在土地使用年期上的差异,采用不同的修正公式。 2.常见错误分析 (1)解题步骤不够清晰或缺少某些步骤。如对各项费用及利息、利润的计算只用一个算式表述,或前面缺少解题方法说明等。 (2)未统一价格单位或面积换算错误。解题过程中各项费用与价格单位要统一,中间过程既可使用“元/平方米”,也可使用“万元/亩”,但最终单位地价要换算成“元/平方米”。面积换算是成本逼近法考题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历次考试多有涉及,“亩”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可采用“1亩=666.67平方米”或“1亩=1/0.0 015平方米”,1公顷=15亩=10 000平方米。 (3)利息计算中计息期取值错误。需计算利息的项目为土地取得费与土地开发费,但计息期不同,土地取得费的计息期为整个开发期即1年,土地开发费在均匀投入的前提下(等同于在年中一次性投入),其计息期为0.5年。应试者往往不考虑土.地取得费与土地开发费的计息差异,计息期均按一年或半年计算。 假若题目土地开发周期未超过1年,在按年计息的前提下,可按单利计算利息,若开发周期在一年以上,则需按复利计算。 (4)利润计算基数错误。利润计算基数应为土地开发费与土地取得费之和,利息一般不作为计算利润的基数。 (5)未做年期修正或修正错误。如:未考虑土地成本价格与土地出让金在使用年期上的不同,均按无限年期将两者一并修正为49年期价格;或仅对土地成本价格进行年期修正;或错将土地剩余使用年期确定为50年。一种是未进行年期修正,这是对地价内涵和题目中所给资料理解上出现错误。另一种是公式应用错误:有限年地价=无限年地价/土地还原率×年期修正系数,实际上这是将地价的年期修正与收益还原法混淆了,一看到土地还原率和使用年限就想到收益法的有限年公式。 (6)题目未给出土地增值收益率,但土地增值收益可依据土地出让金确定, (7)未考虑可供出让土地面积和全部开发区土地的关系。 (8)计算过程和结果未按题目要求保留必要的小数。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Bz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土地估价实务基础题库土地估价师分类
0
土地估价实务基础
土地估价师
相关试题推荐
土地登记卡包括共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卡、续表和()三部分。
某公司2000年6月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位于某市某区某路×号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面积为18600m2,用途为工业,已办理土地登记手续。2004年5月,该公司拟以其所使用的国有出让土地作抵押,向某银行申请贷款。为验证该公司土地状况的真实性,降低银行贷款风险,现该
B县第一机械厂,1995年5月在城郊以协议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地国有土地使用权,面积为18000m2,用途为工业,使用年限为50年,未办理土地登记。1998年8月该厂进行技术改造,又在原宗地附近购置了8000m2工业用地,使用年限50年。现为抵押贷款之需要,该
本宗土地为国有土地,江都市长安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4月20日,按照《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以租赁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用途为工业,地价确认结果为175.00万元。租赁期限为20年,年租金为17.50万元,租金支付方式为每年支付一次。根据地籍调
()是注销土地登记申请人应当向土地登记机关提交的文件资料。
某宗土地为国有土地,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8月10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按照国土资函文件,以授权经营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用途为工业,授权经营期限为25年,根据地籍调查并经初步审查,该宗地实际界址清楚,土地面积与批准面积一致,为4300平方米国有
企业改革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下列()情形的,应采取出让或租赁的方式处置。
关于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说法,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地籍图测量方法可分为()。
判断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合理性的方式一般是通过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商业金融、住宅、工业仓储、市政、公共建筑、交通、水域、特殊、农业及其他用地的平均建筑密度和平均建筑容积率,与()进行比较。
随机试题
肝豆状核变性是因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特征性标志
A、诺卡菌B、结核分枝杆菌C、支原体D、大肠埃希菌E、粪肠球菌革兰氏染色不易着色,常采用吉姆萨染色的病原体为
表示热轧光圆钢筋符号的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温度:沸腾
设a,b为非负实数,则(1)(2)a2+b2≤1
判定下列级数哪些是绝对收敛,哪些是条件收敛:
系统开发中的详细设计包括Ⅰ.代码设计Ⅱ.逻辑设计Ⅲ.输入输出设计Ⅳ.模块结构与功能设计Ⅴ.程序设计Ⅵ.数据库文件设计
LookatthestatementsbelowandatthefiveextractsaboutAmericanrealestatefromamagazinearticleontheoppositepage.W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