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应用实验法,教师主要是创造学习物理的实验条件和环境,使用实验法应做到哪些?
应用实验法,教师主要是创造学习物理的实验条件和环境,使用实验法应做到哪些?
admin
2017-05-19
30
问题
应用实验法,教师主要是创造学习物理的实验条件和环境,使用实验法应做到哪些?
选项
答案
(1)演示实验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先预测实验结果,或根据实验目的设想实验应如何设计等等。演示实验要确保实验的成功,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操作、有效记录并分析数据,最后归纳推理得出结论。 (2)在学生动手的实验中,教师不仅要在巡视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和经验设计实验,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安装实验设备、使用仪器等各种实际操作,要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不应有的事故,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验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评价,还要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以及写实验报告等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UJ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腐乳制作流程:本实验需要时间长,制作成本低,操作相对容易,大部分家庭都具备实验条件,学生和家长可配合制作。问题:(1)在上述“腐乳制作”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家庭课程资源,家庭课程资源有何优点?(2)说出家庭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体现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等价值的模块是()。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光与光合作用”具体要求是: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某教材沿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高度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角度去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2:扁盘×长,F
已知番茄红果和黄果(由A、a控制)、高茎和矮茎(由B、b控制)为两对相对性状,如图为用红果高茎番茄植株(AaBB)的花粉进行不同操作获得植株B、C的示意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是()。①植株A为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其种子或幼苗,即可获得植株B②植株
在讲解细胞分裂时,演示自制的细胞分裂动感模型说明了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哪个作用?()
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科学家从正常生活状态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三个小白鼠的体内分离出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的骨骼肌三块,分别为A、B、C,然后测定这三块骨骼肌释放CO2的量,其比值为1.3:1.2:1。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教师在“食物链”教学时,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古诗词来反问学生这是一种什么生物现象,进而引入正题。这种导入方式是()。
随机试题
沪、深证券交易所规定,通过竞价交易买入股票、基金、权证的,申报数量应当为()股或其整数倍。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家、哲学家________。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一个月来,大太阳一直朝着田野喷下灼人的火焰。在这火雨的浇灌下,生命的花朵盛开,欣欣向荣。绿油油的大地一眼望不到边。蓝湛湛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诺曼底人的农庄分散在平原上,被又高又细的山毛榉围着,远远望去,好似一片一片的小树林
药学信息应该紧密联系临床,它的服务体现了
摩擦力大小的产生,主要取决于()。
()适用于资本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的偏好变化不大或改变资产配置状态的成本大于收益时的情况。
房地产开商将开发的商品房出租或企业将自用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出租,应按转换日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
“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地面雄”极言六安山河之雄秀,下列选项中属于六安4A级景区的有()。
(I)记Ω(R)={(x,y)|x2+y2≤R2},求(Ⅱ)证明
A、Stormchasingisonlyfitforyoungpeople.B、Manystormchasersgetkilledinthestorms.C、Sometimesstormchasersgetnoth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