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独自离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2年试卷二第9题)
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独自离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2年试卷二第9题)
admin
2015-05-08
28
问题
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独自离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2年试卷二第9题)
选项
A、甲不满16周岁,不构成抢夺罪
B、甲与乙构成抢夺罪的共犯
C、乙不构成抢夺罪的间接正犯
D、乙成立抢夺罪的中止犯
答案
D
解析
首先,甲不满16周岁,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他不构成抢夺罪。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其次,间接正犯是指在犯罪中起支配作用,将他人作为工具来利用的人,而且被支配者还必须不知情或者虽然知情但不能负刑事责任。本案中,对犯罪起支配作用的显然是甲,乙在整个犯罪中只起帮助作用。所以。乙不可能是间接正犯,选项C正确。
最后。选项D显然是错误的。乙已经接到了甲抢夺的包,即使将包扔在草丛里,也仍然属于犯罪既遂。
本题有异议的是选项B。很多考生认为甲不满16周岁,不能构成抢夺罪的共犯。这个问题涉及犯罪概念的多重含义的问题。在刑法中,大部分情况下,犯罪是指符合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违法且有责)的行为,在有些情况下,则仅指违法性意义上的犯罪。例如,我们在讨论正当防卫的时候,会将13周岁的少年的杀人行为也称为犯罪。因为《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如果不认为这种行为是犯罪,就无法从理论上解释为何对这种行为也能进行正当防卫。实际上,“犯罪”在这里也确实仅仅指的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是无关的,13岁的行为人也不需要承担责任。
选项B中的“抢夺罪”就仅指的是违法性的行为。也即客体与客观要件意义上的抢夺罪,即抢夺这个实行行为,而不是指犯罪构成(同时具备四要件或者同时具备违法性与有责性)意义上的抢夺罪。由于甲乙有共同的抢夺行为,所以说他们“构成抢夺罪的共犯”。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选项B中,“共犯”的“犯”指的也是这种违法性意义上的共同犯罪。成立这种共同犯罪不需要二人都能为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共同犯罪的本质不是行为人是否都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而是行为人有无共同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因此共同犯罪仅是一种违法形态。故,共同犯罪不仅包括所有行为人都能够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犯罪,也包括这种部分人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犯罪。
本题为选非题,D为应选项。
陷阱点拨:本题争议最大的地方在选项B。关于本案这种情况能否构成共同犯罪,其实官方的司法考试教材“三大本”已经强调了好几年了:此时应当认为双方构成客体与客观要件意义上的共同犯罪。而且,此时甲为主犯,但不追究刑事责任。乙为从犯,按照从犯定罪处罚(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另外应注意,A项中的“抢夺罪”是指最终需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概念:而B项中的“抢夺罪”是指客观违法形态意义上的犯罪概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HN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犯罪中止的案例,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王小竹,1983年5月21日出生。2001年4月20日,王小竹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缉拿归案。2001年5月30日,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在审理的过程中,王小竹以指定辩护人牛律师的父亲与自己的父亲曾一起做生意,后来交恶为由,拒绝牛律师为其进行辩护,并由自己
路某(16周岁)一日喝醉酒,回想起宁某拒绝其追求的种种恨事,借酒撒疯,闯人宁某家闹事。当时宁某正好一人在家,路某不顾宁某反抗,对其实施了强奸行为。则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哪一项?
2002年7月3日,张某驾驶车辆携带所承包金矿自产30公斤黄金前往甲市销售,途中被甲市公安局截获。公安局以张某违反《金银管理条例》,涉嫌经营国家限制买卖物品为由,对张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并扣押了涉案黄金。随后检察院批准对张某逮捕。2003年2月,国务院发布
依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下列有关适用简易程序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盲人)三人因涉嫌共同盗窃被逮捕,侦查终结后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认为甲的犯罪证据不足。乙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潜逃。请回答下列问题。在本案中,对甲的处理程序错误的是()。
关于罪过,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卷二—51,多)
甲、乙、丙共谋对丁女实施奸淫,三人到丁女家楼下后,甲觉得心中害怕,就劝乙、丙放弃,乙、丙不听劝告,甲就在楼下等候,后乙、丙上楼将丁女击昏,对其实施奸淫,离开时二人把丁女床头抽屉里的一万元现金拿出来均分,甲对此并不知情。对此案的认定,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国公民维特在其搭乘的一架B国民航客机飞越公海上空时劫持了该飞机。该机飞经C国领空,最终在D国迫降,维特被D国警察逮捕。根据关于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三个公约的规定,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一件专利申请由申请人甲于2003年4月3日向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请判断下述各事实所披露的与该专利申请主题完全相同的技术内容中的哪一项不能否定该专利申请的新颖性?()
随机试题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国家标准代码是
资产评估报告的类型有哪些?
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污染者承担()。[2020年法硕(法学)真题]
海洋测绘的特点有()。
重力式码头的倒滤层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墙后采用吹填时,吹填过程中,应对码头的()进行观测。如码头发生较大变形等危险迹象,应立即停止吹填,并采取有效措施。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素包括()。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设大厦的普遍事实说明( )。
试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式△k=sy一(n+δ)k,分析讨论下列问题:为什么说,储蓄率的增长能够提高人均产出水平,但不能够保持长久的高增长率?
甲欲杀乙,将乙打倒在地,掐住脖子致乙深度昏迷。30分钟后,甲发现乙未死,便举刀刺乙,第一刀刺中乙腹,第二刀扎在乙的皮带上,刺第三刀时刀柄折断。甲长叹“你命太大,整不死你,我服气了”,遂将乙送医,乙得以保命。经查,第一刀已致乙重伤。关于甲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
下列函数的运行结果是main(){inti=2,p;intj,k;j=i;k=++i;p=f(j,k);printf("%d",p);}intf(inta,intB){intc;if(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