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唐律疏议.断狱律》:“诸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即疑狱,法官执见不同,得为异议,议不得过三。罪有疑难谳,从赎。疑,谓虚实之证等,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旁无证见;或旁有闻证,是非似疑之类。”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
《唐律疏议.断狱律》:“诸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即疑狱,法官执见不同,得为异议,议不得过三。罪有疑难谳,从赎。疑,谓虚实之证等,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旁无证见;或旁有闻证,是非似疑之类。”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
admin
2013-12-18
32
问题
《唐律疏议.断狱律》:“诸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即疑狱,法官执见不同,得为异议,议不得过三。罪有疑难谳,从赎。疑,谓虚实之证等,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旁无证见;或旁有闻证,是非似疑之类。”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段文字反映了唐朝什么刑法原则?该原则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2)试解释该段文字中“疑”的含义。
(3)对于疑罪,应当如何适用?
(4)唐朝贯彻该原则的意义是什么?
选项
答案
(1)该段文字反映的是疑罪从赦从赎原则。该原则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的“罪疑从轻,罪疑从赦”的刑法原则,唐朝沿用。 (2)所谓“疑”,就是指证明犯罪事实存在与否的证据等是均等的,或者涉及的犯罪事实似有似没有,但旁无佐证,或旁有闻证,但事实却似是而非等情形。 (3)按照唐律的规定,对于疑罪。参与审判的法官的不同判决意见不得超过三种。对于罪有疑问,难以下定论的,适用赎刑。 (4)唐朝适用疑罪从赦从赎的原则,是慎用刑罚在司法领域的体现,也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治国意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UL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桥梁的四种主要形式最迟在西汉就已经完备了。()
齐宣王曾在都城设立(),并设有祭酒等领导人员,()就曾担任这个职位,他所作的《劝学篇》,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
中国最早的佛经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人翻译的()。佛教在东汉时期传人我国,在唐朝时期得到鼎盛发展,在各宗派发展中,()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
欧洲耶稣会士撰写的有关中国知识的三大名著,不包括()。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暨南大学,2008年)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复旦大学,2010年;南京大学,2011年;广州大学,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清华大学,2014年;河北大学,2014年;广西大学,2014年;南京大学,2014年;广西大学,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山东大学
试论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武大2007年研)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如下两个问题:问题一、谈谈你对某门户网站的标题《各地语文课本删除大量经典文章,鲁迅作品大撤退》的看法。问题二、你认为该新闻事件传播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材料如下:2010年9月6日,北京的编剧刘某
对若干媒体有关同一主题报道的版面编排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其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随机试题
A.温肺祛痰,利气散结B.化痰止咳,和胃降逆C.消痰行水,降气止呕D.降气祛痰,宣散风热E.燥湿化痰,祛风止痉(2004年第79,80题)白附子具有的功效是()
什么是观察法?它有什么特点?
韦伯所考察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之所以能够实现高效率,主要由于两条原则,这包括()
AML-M2b型可伴有哪一种异常染色体
牙髓温度测试注意事项如下,除外
A.抗生素药膜局部贴敷B.口服维生素AC.去除刺激因素D.泼尼松E.2%碳酸氢钠溶液天疱疮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钢材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是指碳、硅、锰、磷、硫、氧和氮,以及其他合金元素等,它们对钢的性能具有不同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仪表安装施工程序中,综合控制系统试验后的下一步工作是()。
对主营业收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1n2B、C、1D、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