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如给该患儿从第一阶段开始补液,用2:1等张含钠液的正确方法是 若经过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部分补液,该患儿开始排尿,此时应考虑补钾。关于静脉补钾,以下哪项不正确
如给该患儿从第一阶段开始补液,用2:1等张含钠液的正确方法是 若经过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部分补液,该患儿开始排尿,此时应考虑补钾。关于静脉补钾,以下哪项不正确
admin
2010-07-12
99
问题
如给该患儿从第一阶段开始补液,用2:1等张含钠液的正确方法是
若经过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部分补液,该患儿开始排尿,此时应考虑补钾。关于静脉补钾,以下哪项不正确
选项
A、宜快宜早,每日补钾总量静滴时间不应短于4小时
B、治疗前6小时排过尿可以静脉补钾
C、输液后有尿可以静脉补钾
D、酸中毒纠正后可使血钾浓度下降,应注意补钾
E、氯化钾静滴浓度不宜超过0.3%
答案
A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tcJ777K
0
章节复习
临床执业医师
执业医师
相关试题推荐
男性,65岁。1年前开始出现进食时偶发哽噎感,胸骨后刺痛,进食后症状消失,近3个月来自觉吞咽困难,明显消瘦,乏力,。对于该患者首先应注意排除以下疾病可能的是
男性,60岁。因吞咽时食管内异物感2周就诊,拟诊早期食管癌,行钡餐检查。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下列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的药物中,效果最好的是
【案例】患者,25岁。受凉后发热、咳嗽、胸痛1周,经抗感染治疗后胸痛消失,但出现胸闷、憋气、乏力。查体:左下肺叩浊音,呼吸音消失;血常规:WBC13.4×109/L,N%78%。符合本诊断的胸水化验检查结果有
【案例】患者男,21岁。以“反复发热、咳嗽、咳痰4个月,痰中带血1个月”为主诉入院。4个月前着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伴有鼻塞、流涕,服“感冒药”后好转,之后反复出现上述症状,1个月前出现痰中带血来诊。查体:体温39℃,呼吸24次/分,眼结膜略充血,双下
【案例】患者男,21岁。以“反复发热、咳嗽、咳痰4个月,痰中带血1个月”为主诉入院。4个月前着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伴有鼻塞、流涕,服“感冒药”后好转,之后反复出现上述症状,1个月前出现痰中带血来诊。查体:体温39℃,呼吸24次/分,眼结膜略充血,双下
患者,男,65岁。干咳、呼吸困难2个月来诊。呼吸困难多于活动时出现,休息可好转。服用多种抗生素和镇咳药无效。无发热、咯血,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查体:呼吸21次/分,双下肺可闻及湿哕音,心率86次/分,未闻及杂音。可见杵状指。该患者的可能病原为
患者,男,29岁。反复喘息发作6年,再次发作6天,意识不清1天。6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息发作,多在7~9月份出现,每次喘息发作时不能活动,有时经10分钟左右可自行缓解,有时在当地医院应用氨茶碱静脉注射可缓解。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间断应用“
患儿,男,5岁。体检时发现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P2轻度亢进,其余无特殊不适,体质虚弱,发育较同龄儿差。该疾病的好发部位是
A.均数B.标准差C.标准误D.相对数E.几何均数描述一组数值变量资料的离散程度,宜用
随机试题
肾小球滤过率不减少的情况是()。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确定的原则是()
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外周血检查时,一般见不到的细胞是
A.青霉素B.乙肝疫苗C.破伤风抗毒素D.干扰素E.补体属于人工自动免疫制剂的是
甲将自己的私房三间作价5万元卖给乙,居住一年之后,乙将该房屋以6万元价格卖给丙,丙居住2年后,以8万元价格卖给丁。以上几次转让均未办理过户手续。在丁居住期间,房屋所在地被划为经济开发区,该房屋价格涨30万元,甲、乙、丙、丁就房屋的所有权发生争议,则该房
概念学习就是要理解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概念形成和________。
“凡番船至澳,许即进港,听候丈抽。如有漂泊大调环、马骝洲等处外洋,即系奸刁,定将本船人货焚戮”。此规定应出现在()。
Itwascutlong,sothatitwouldletinasmuchlightaspossible,andnarrow,tokeepoutthebadweather.
HowtoTametheAngerMonsterI.ThreefactorscausingangerA.timea.atwork:—longerworkinghoursand【T1】______【T1】____
TheobviousbeautyofsymmetryhaslongbeenanimportantconsiderationtoartistsandartisansworkingintheWesterntraditio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