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admin
2017-02-22
40
问题
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选项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答案
D
解析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可能排除犯罪故意。如果行为人只是对犯罪对象认识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不能排除犯罪故意,对刑事责任也不能发生任何影响。所以,选项B对象认识错误也不能排除犯罪故意。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可能影响犯罪停止形态,即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所以.选项C手段认识错误也不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客体认识错误,即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客体。对于客体认识错误的案件,一般认为应当按照行为人意图侵犯的客体定罪,即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在客体认识错误的情况下,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50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综合基础课题库政法干警招录考试分类
0
专业综合基础课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蒸发冷却是指液体在蒸发成气体的过程中会吸热,从而降低周围的温度起到冷却的效果。蒸发冷却效应是指在目的或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社会团体中,团体的价值跟液体的整体温度类似,当价值较高的成员离开社团后,社团自身的平均价值会降低。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蒸发冷却效应的
数学方法是西方科学中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方法。严谨和精确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严谨和精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数学方法带来的。科学要求各种概念尽可能被定量且能以一定的精确性加以检验。定律和定理的精确性体现在它的数学表达上。实验测定值与定律和定理的数学推定值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生态安全和产品安全两个基本要求,因此,农业污染防治应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不同于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农业污染涉及面广而隐蔽性强,评估难度大,不适合建立惩罚型机制。同时,由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不可能进行“污染收费”。所以说
在美国,失业保险金的主要______是雇主缴纳的失业保险税,只有少数几个州会向职工征收失业保险税。税率根据雇主裁员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雇员人数的多少而上下浮动,解雇率越高,税率越高,这种计算方式可以有效______雇主的解雇行为。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第一产业增加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第一产业增加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第一产业增加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
对于中国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就是我的”这种观念也许很难改变,或许本来就是事实。但问题可能出在“富二代”和“贫二代”这两个词本身,人们按先天不同被贴上了标签,就不容易看清楚一些内在的东西。其实可以靠继承得来的不只是一个光荣的姓氏,更有父辈走过荆棘之路的坚韧和
随机试题
诺思提出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范畴,它既包括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工具,也包括权威、特权、垄断权等“无形资产”,这个范畴是_________。
全胃肠外营养上腔静脉插管经下列哪条血管穿刺插管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急性大量脓胸穿刺后,脓汁迅速增多。最适当的处理办法是:()
原发肾病综合征常可自发形成血栓原因是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时,无须进行的工序是()。
下列未达账项中,会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大于开户银行的存款账户账面余额的情况有()。
下列关于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各行为主体不能作纳税担保人的是()。
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的除外。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