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关于“气温的分布”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气温的分布”的内容。
阅读关于“气温的分布”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气温的分布”的内容。
admin
2019-10-28
23
问题
阅读关于“气温的分布”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气温的分布”的内容。
气温的分布
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阅读等温线图,我们可以分析世界或某个区域气温分布的规律。通常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图3.16)。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3.17)可以发现,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据此可以归纳,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果要了解世界冬季与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还需要阅读世界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3.19和图3.20)。
读图3.19和图3.20,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
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3.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
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构成,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教学过程要点: 环节一: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天气预报中播报员根据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全国天气状况以及做出预测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等温线分布图判断气温分布特点”,进而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环节二:新课教学 ①等温线和等温线图的判读 教师用PPT展示等温线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等温线?等温线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 师生总结:等温线是温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同一等温线上各点的温度相同。等温线稀疏,气温变化小;等温线密集,气温变化大。等温线闭合,若中间气温高,则是高温中心;若中间气温低,则是低温中心。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展示等温线图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并分析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②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教师呈现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分布与纬线的关系。 学生读图归纳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③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教师结合教材56~57页的活动,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活动中的3个问题。 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总结出世界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总体均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变化大于7月;1月,北半球平均气温变化大于南半球;北半球同一纬度,7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1月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等温线图,引导学生找出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同时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④气温的垂直分布 教师列举生活实例,如“爬山的时候,山顶比较凉爽;夏日,人们愿意去城市郊区的山地乘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⑤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对气温的分布特点进行概括。 学生概括: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垂直方向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设计意图】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建立清晰的知识逻辑。 环节三:小结与作业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归纳气温分布规律,同时回顾读图方法。 学生在课下搜集中国的气温分布图并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 【设计意图】教师以回顾总结的方式结束课堂,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课下作业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r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做实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吗?请发表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教师提供课题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属于()。
已知G是一种具有和卤素单质相似性质的直线型分子,J是一种角型分子,G和J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后生成直线型分子L和分子M(组成G、J、L、M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0)。分析下图,指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某教师在进行“盐类的水解”一节的教学示范课时,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1)问题:作为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常识,大务数人都知道纯碱具有碱性。同学们,请思考Na2CO3水溶液显碱性可能有哪些原因?如何用实验加以验证?(2)讨论猜想:Na2CO3水溶液显碱性可能有
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用焰色反应来鉴别某些物质,只是因为受生产力水平限制,这种方法没有得到发展。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大师陶弘景(456—563)在他的《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这一记载所鉴别出的物质应该是(
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用焰色反应来鉴别某些物质,只是因为受生产力水平限制,这种方法没有得到发展。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大师陶弘景(456-563)在他的《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这一记载所鉴别出的物质应该是(
案例:在一节“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某老师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先是老师提出学习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关系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以下是有关学习情境。镜头1:甲组组长不让其他同学动
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亚氯酸钠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其中HClO2是漂白剂的主要成分,ClO2是有毒的气体,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
随机试题
一次印模法的优点是
可能根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是
急性重症肝炎早期与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相鉴别,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飞天汽车公司生产出一种新型越野汽车,在展销会上被甲商场相中,双方遂以展出的汽车为样品签订了买卖合同,并将样品封存,且对样品质量作了说明。由于甲资金有限,双方约定买车款分六次付清,自飞天汽车公司将汽车交付给甲商场之后,每月支付一次,每次200万元。但过后的五
无保温层的釉面砖外墙,其洞口与门窗框的间隙为:[2018—089]
一般公共建筑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可归纳为()等方式。
涵洞构造中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是()。
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的核心假定是()。
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It’sSaturdaynight.Accountantsandbanktellersareatschoollearninganewbusinessskill."Whiskey,whiskey,whiskey,"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