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原文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admin2020-02-11  2

问题        《关雎》原文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探究·练习
    一、《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各章语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结合《关雎》做具体分析。
    二、《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诵读这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三、《诗经》中的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感受其节奏和韵律。
    四、以下是对《关雎》前两章的一种翻译,你喜欢吗?为什么?请另选一章,试着将其翻译成白话诗。
    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余冠英《诗经选译》)
    单元介绍
    学习这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预习提示
    《诗经》中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或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或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这些诗,今天读来仍然会令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诵读这首诗,用心体会诗中歌咏的美好感情。
    诵读时,要注意感受诗的韵律,初步了解《诗经》的语言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从“赏析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内涵”角度,写出你对《关雎》的教学认识,不少于200字。

选项

答案从“赏析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内涵”的角度来分析,可综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文《关雎》的特点和学生学情等方面来开展教学活动。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语文课程是富有人文内涵的课程,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使学生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及初步领会作品内涵的能力,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教学应鼓励学生通过个性化朗读学会体会文章的音韵美;引导学生在分析文章内涵、作者情感的同时,培养科学、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读代讲,以读促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熟悉、理解、欣赏诗歌。 《关雎》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它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没有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它的感情率直、淳朴、真挚、健康,孔子评价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中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深化了意境,渲染了气氛,强化了感情,突出了主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领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uk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