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共包括以下两个小标题: (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问题: (1)请根据以上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及该部分的教学重难点。 (2)写出

admin2015-12-29  51

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共包括以下两个小标题:
(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问题:
(1)请根据以上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及该部分的教学重难点。
(2)写出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设计以及第一部分“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的课程指导学习过程。

选项

答案(1)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会欣赏每种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珍爱生命,和睦相处。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幻灯片展示视频和图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了解多彩的生命;用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认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③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学会保护环境,提高关爱生命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 首先用幻灯片展示一幅“荒凉星球”的图片,让学生想象“看到这个星球你想给它添些什么”?(花、草、生物、水、人类……)再对比“美丽的地球”图片,并思考“为什么地球会这么美丽”。利用图片的对比,引导学生想象思考。这种直观教学法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②指导学习 第一部分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A.“生命之义”:利用视频创设情境:播放“生命的诞生”过程。并让学生思考:“新生命诞生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希望、欢笑、幸福、和平……)通过情境创设,在学生内心引起震撼,让学生思考、感悟生命的可贵,从而体会“生命之义”的重要性。 B.“生命之美”:给学生时间闭目冥想,感受周围生命的气息(风的声音、水的流动、虫鸟的叫声、花的香气),用幻灯片展示几组美丽的生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丽的生命体,让学生诉说与生命之间的故事。通过幻灯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课堂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感受生命的美丽和意义。 C.“生命之殇”:播放视频《哭笑的地球》,画面展现地球由自然美丽到污染严重的经过,请学生思考“是什么让美丽的地球受到伤害”。通过情境创设,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美好和脆弱。 承上启下:生命脆弱,需要我们相互尊重和关爱。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3R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