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国民教育时期加强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并对这些措施予以评价。

admin2017-09-26  31

问题 试论述国民教育时期加强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并对这些措施予以评价。

选项

答案(1)训育制度。 国民政府在对学校实行高压的同时,又通过建立训育制度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严格管理。1929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实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制定的《中小学训育主任办法》,设立训育主任和训育人员,专事考查学生的思想、言论和行动,在全国中小学实行训育制度。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训育更为加强。1939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训育纲要》从训育的意义、内容、目标、实施诸方面规定了学校训育,是一个最为集中体现国民党训育思想的纲领性文件。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所建立的学校训育制度,虽然有一些道德教育的价值,但其帮助实施专制独裁统治的作用是主要的,所提倡的一些道德规范不少属于封建道德范畴,因此其道德观念上的倒退显而易见。 (2)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 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1937年1月颁发的《初级童子军管理办法》,童子军的组织和活动方式为: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童子军团,校长任团长,主持军训等一切管理事务;初中学生均实施童子军组织管理;学生起居上课一切作息,均以号音为准;早晚举行国旗升降典礼;随时对学生举行服装、用品、勤务等项检查,并予以矫正和奖惩;没童子军教练员主持训练管理一切事务。此外,对童子军的服装、出行等都规定了严格的纪律,违者严惩不贷。 抗日战争爆发后,对童子军的组织和训练更为加强。 (3)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 “五卅惨案”爆发后,基于民族义愤,大学院下令全国专门以上学校一律增加军事教育课程。1929年1月,教育部颁发《修正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规定高中以上学校军事科每学年3学分,两年共6学分。1933年3月,蒋介石下令国民政府军政部、教育部、训练总监部:“凡高中以上学校学生军训不合格者,不得补考、投考大学。”这就将军训作为完成学业和升学的必要条件。 抗战胜利后,随着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步子加快,对学校学生的军训也在加紧进行。 (4)中学毕业会考。 1932年起,教育部开始整顿全国教育,重点在中等教育。中学毕业会考是整顿的重要措施与内容之一。1932年5月,公布了《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通令各省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所属公立及已立案的私立中小学应届毕业生,在经过所在学校考试合格后,实行会考。要求各科考试成绩合格者始得毕业;一科或两科不及格者,可复试一次,复试仍不及格者,可补习一年再参加该科考试一次;会考三科以上不及格者,应令其留级,亦以一次为限。这就开始了民国时期中小学生的毕业会考制度。 1933年12月,教育部公布《中学毕业会考规程》,废除以前颁布《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其重要改变是取消了小学生毕业会考。 1935年4月,教育部又颁布《修正中学学生毕业会考规程》。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战事频繁,伞国各地举行会考已成网难,政府决定:已成战区的省市均免行会考,接近战区的省份由省教育厅派员至各校监考,后方各省则照行会考不误。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学生毕业会考制度实行至1945年,因当时经济、交通和复员返迁等原因,政府决定暂时停止,也未再恢复。 中学实行毕业会考后,国民政府继续将这种做法向其他教育领域推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bw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