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有关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以下为某教师做的笔记,不正确的是( )。
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有关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以下为某教师做的笔记,不正确的是( )。
admin
2019-07-08
65
问题
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有关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以下为某教师做的笔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建设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宽视野,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
B、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C、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对社会上出现的语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用正确的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努力促进祖国语言文字健康发展
D、学习任务群17:跨文化专题研讨——研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增进对人类文明史上多样文化并进的事实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答案
C
解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根据课程内容划分了18个学习任务群,必修 课程和选修课程均由若干学习任务群构成。A、B、D三项学习任务群与学习任务对应正确。c项“对社会上出现的语言热点问题……促进祖国语言文字健康发展”属于学习任务群13“汉字汉语专题研讨”的学习内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N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教授了“过去进行时”这一语法内容之后设计的练习活动。Activity1T:Hi,whatwereyoudoingat8p.m.yesterday?S1:Iwasdoingmyhomework.T:G
请简述3P模式的内涵,并说明3P模式应如何应用在口语教学当中。
下面是某英语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案例: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下列任务:(1)该教师的作业批改存在哪些问题?(2)该批改方式可能会导致哪些负面结果?(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什么不同?并分别列举二者的几种评价方式。
语篇(discourse)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下面是某堂课的教学材料。A:Chinesedishesareexquisitelyprepared,delicious,and
下列教学片段选自某初中课堂实录。根据所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案例背景:本案例是一节有关旅游准备和计划的听说课的导入教学。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想象自己住在青海,要去东南亚旅游。要求他们选择三个不同的居住地方和三个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并查出不同的交通方式及所
在一些初中数学教材中,“函数”内容被安排于方程、不等式等内容之后集中学习。谈谈你对这种设计的看法。
在弧度制的教学中,教材在介绍了弧度制的概念时,直接给出“1弧度的角”的定义,然而学生难以接受.常常不解地问:“怎么想到要把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作1弧度的角?”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便更加感到乏味:“弧度,弧度,越学越糊涂。”“弧度制”这类学生在生
试论述如何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做到素材的选取应体现数学的本质、联系实际、适应学生的特点?
“圆周角”是初中九年级的上册的内容,是在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圆心角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的性质的探索,圆周角的性质在圆的有关证明、作图、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教材,设计“圆周角”一课引入的教学片段。要求:引导学生经历从
随机试题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对这句话,以下选项中理解正确的是()。
A.Totakeasimpleexample,weassumethatifwegreetacquaintancesinafriendlymanner,theywillacceptandreturnourgree
农业部发布的《人畜共患病名录》规定的人畜共患病不包括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病变部位主要是
甲向乙借款,将自己所有的奥迪车出质给乙,乙又擅自将该车出质给丙,丙因违章驾驶造成该车灭失,为此引起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某甲将私房三间出租给某乙,租期为2年,在租期内,某甲又与某丙签定了私房三间的买卖合同。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根据《公证员惩戒规则(试行)》第16条规定,公证员有下列哪些情形的,予以取消公证员协会会员资格,并建议司法行政机关给予吊销执业证的行政处罚?()
合同的基本原则有()。
已知:只要甲和乙都是肇事者,丙就不是肇事者;除非丁不是肇事者,否则乙是肇事者;甲和丙都是肇事者。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______,theprogramwentthroughwithoutanyproblemduringtheperformanc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