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请看下面的一则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在讲《戊戌变法》时,该老师着力描述谭嗣同拒绝出走,慷慨就义的壮烈情景:“政变发生的当天中午,谭嗣同正在自己家里同梁启超共同商议对策。搜捕康有为的消息传来,谭嗣同神态自若,毫不慌张。梁启超反复劝他一起出走,可是他执
请看下面的一则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在讲《戊戌变法》时,该老师着力描述谭嗣同拒绝出走,慷慨就义的壮烈情景:“政变发生的当天中午,谭嗣同正在自己家里同梁启超共同商议对策。搜捕康有为的消息传来,谭嗣同神态自若,毫不慌张。梁启超反复劝他一起出走,可是他执
admin
2015-04-22
68
问题
请看下面的一则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在讲《戊戌变法》时,该老师着力描述谭嗣同拒绝出走,慷慨就义的壮烈情景:“政变发生的当天中午,谭嗣同正在自己家里同梁启超共同商议对策。搜捕康有为的消息传来,谭嗣同神态自若,毫不慌张。梁启超反复劝他一起出走,可是他执意不肯。后来又有一些人劝说谭嗣同外逃,都被他一一拒绝。他说:‘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决定为变法流血,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唤起后来者的觉醒。”
对这位教师的教法做出简要评价。
选项
答案
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描述的方法,把谭嗣同这位维新志士的光辉形象深深铭刻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O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与原子”内容标准是: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活动与探究建议:观察并解释浓氨水和浓盐酸相互接近时的“空中生烟”现象。材料二某版本教材中关于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老师用镁条替换了原本的磷,测得的结果中氧气的含量远远超过了百分之二十,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有学生认为是瓶塞没有塞紧,燃烧过程中瓶外的空气进入瓶内所致。问题:测得的结果中氧气的含量远远超过了百分之二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某老师在化学测验中设计了这样一道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下列是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的小结,其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B.一与酸反应生成的CO2的盐一定含CO32-C.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
在实际情景中,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改进而得到研究结果。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
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应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
阅读下列材,回答有关问题。高中化学新课程由8个模块组成(见下图),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某一方面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高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是()。
案例:下面是两位化学老师关于“二氧化硫”的教学设计片段。设计一环节1:依据SO2对环境的污染资料认识SO2的物理性质。情景:播放一段有关SO2形成酸雨及酸雨对人类危害的视频资料。学生根据视频资料以及已有的生
关于化学式计算的教学方法,下列最恰当的是()。
常用来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方法是()。
随机试题
密度实质是以对数级表示的,理由是
患者,女,35岁。高处坠落,左枕着地,进行性意识障碍,1小时后右侧瞳孔散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图示一矩形断面通风管道,断面尺寸为1.2m×0.6m,空气密度P=1.20kg/m3,流速v=16.2m/s,沿程阻力系数λ=0.0145,流程长度L=12m的沿程压强损失为:
配套的五保、水土保持和安全等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
3,8,6,ll,9,14,(),()
文明是文化的高级形态,是文化的结晶体。文化是文明的初级形态、原生态,只有经过_______的固化的成分才是文明。文化是_______,反映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文明是_______,表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将一幅古画交给乙进行装裱,该合同在性质上属于
ln3
设矩阵若向量都是方程组Ax=0的解,试证r(A)=2;
Itisdifficulttoimaginewhatlifewouldbelikewithoutmemory.Themeaningsofthousandsofeverydayperceptions,thebase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