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全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在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的同时,西班牙人向西进行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全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在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的同时,西班牙人向西进行
admin
2017-01-24
67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全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在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的同时,西班牙人向西进行横渡大西洋的探险。意大利人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深信穿越大西洋的航行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8月3日,率领船队从西班牙的巴洛斯港出发,驶入茫茫的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的一个小岛。发现了美洲大陆沿岸的很多地方。
对哥伦布航行美洲的看法,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美洲,破坏他们的文化,掠夺他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有功之臣。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一、导入新课 采用图片导入法,展示两张分别为15世纪和16世纪的欧洲人眼里的世界地图,要求学生观察其异同,指出哪个时期的世界地图和现代的世界地图比较接近? 学生观察后回答:16世纪的地图和现代地图比较接近。 教师总结: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15世纪的欧洲人只认识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方,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但是16世纪后,欧洲人眼中的世界已经和当代世界非常相近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这样的变化又带来了什么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航路的开辟”。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讲授新课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播放影片《大国崛起》,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15世纪的欧洲会出现大规模的海上探险? 学生观看影片,结合课本找出原因,教师总结: 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设计意图】使纯粹的理论变成生动的历史再现,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抽象概括出理论知识。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出示问题: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共开辟了哪几条线路?分别是哪些航海家开辟的?是在谁的支持之下进行开辟的? 学生根据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并完成表格: [*] 教师总结,出示答案: [*] 出示世界地图,请同学们根据文字,在地图上绘制出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加深对内容的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表格,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通过绘制路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出示材料: 对哥伦布航行美洲,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了他们的文化,掠夺了他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了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有功之臣。 材料中是不同的人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评价,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评价,进行总结概括: 积极: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同时,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消极:在进行殖民扩张的同时,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利于殖民地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学习内容的理解,请学生归纳总结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作业 采用提问的方式,共同回顾总结本课的知识脉络并进行整理。要求学生课后回去继续观看《大国崛起》的相关视频,并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对于新航路开辟的整体认识。 【设计意图】小结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和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作业可以提升学生总结归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J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燃烧的条件”的课程内容标准:认识燃料、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有关“燃烧的条件”教学内容如下。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是()。
()测验是在一个大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测验,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是对阶段教学效果的总评价。
教师在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这一内容时,可以根据的思想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同学在物理实验课上做测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时,没听老师讲完就开启电源做实验,结果电压过大,灯泡烧毁,老师给予严厉的批评并取消其实验课,停课写检查。问题:对此事件提出你对学生的处理意见,并对整个事件进行点评。
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5cm/s.下图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某人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0.5cm,由此可知此人()。
案例:王老师在进行初中“密度”一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不同大小木块和不同大小铁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师:同学们,你们在刚刚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生:所有木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铁块也是如此。师:对,非常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发现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或原理时,只是提出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研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下面以“地球如何公转”为例说明发现法在地理教学中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下列人物中,其思想主张被顽固派指责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是()。
随机试题
女性,45岁,近2年来反复出现多发口腔溃疡,两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左膝关节肿痛,双下肢皮肤结节红斑伴疼痛,一周前突发右眼视物不清,化验ESR增快,ANA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能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称为()。
单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为从起点节点开始到终点节点均为关键工作,且所有工作的()的线路。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大小由()
针对凌驾风险采用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品的是()。
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关于“九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月球上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Canadaoccupiesabout______ofNorthAmerica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