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银行承兑汇票,付款人为丙银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银行承兑汇票,付款人为丙银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dmin
2018-02-05
42
问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银行承兑汇票,付款人为丙银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丙银行向乙公司付款后,票据权利消灭
B、乙公司对甲公司的票据权利.自出票日起满2年消灭
C、乙公司向丙银行提示承兑被拒绝.乙公司不能出示拒绝证明的.丧失对甲公司的追索权
D、乙公司将汇票丢失,乙公司的票据权利消灭
答案
A,B,C
解析
考查票据权利的消灭。法律依据为《票据法》第60条、第65条的规定。付款人依法足额付款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解除。所以付款是票据权利消灭的原因,A选项正确。《票据法》第17条规定,票据权利因权利时效期间届满而消灭,汇票持票人对出票人的权利时效期间为自出票日起2年,所以B选项正确。《票据法》第65条规定:“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绝证明、退票理由书或者未按照规定期限提供其他合法证明的。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所以C选项正确。票据权利人遗失了票据,可以通过公示催告、提起诉讼等方式保全自己的票据权利。并不必然丧失票据权利。所以D选项不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5G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签订书面租赁合同,约定乙承租甲的房屋2年。2年后,乙继续在该房屋中居住,甲也未予理睬。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医院在给患者乙治疗过程中,因不知所使用的丙药厂生产的药品具有缺陷,给乙造成人身损害。关于甲、乙、丙之间的法律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甲与“和谐”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约定,甲于2013年8月随同“和谐”旅行社前往三亚旅游。因时间不凑巧,甲于2013年5月1日将自己在该旅游合同的权利义务均转让给乙,甲通知了“和谐"旅行社(但后者未置可否)。2013年8月15日,乙在三亚跟随“和谐”旅行社委
关于法律行为的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一个?()
张某、方某共同出资,分别设立甲公司和丙公司。2013年3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开发某房地产项目的《合作协议一》,约定如下:“甲公司将丙公司10%的股权转让给乙公司,乙公司在协议签订之日起三日内向甲公司支付首付款4000万元,尾款1000万元在次年3月
因公司章程所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蒙玛有限公司进入清算程序。关于该公司的清算,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3年2月1日,王某以一套房屋为张某设定了抵押,办理了抵押登记。同年3月1日,王某将该房屋无偿租给李某1年,以此抵王某欠李某的借款。房屋交付后,李某向王某出具了借款还清的收据。同年4月1日,李某得知房屋上设有抵押后,与王某修订租赁合同,把起租日改为20
2014年6月经法院受理,甲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现查明,甲公司所占有的一台精密仪器,实为乙公司委托甲公司承运而交付给甲公司的。关于乙公司的取回权,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第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甲对乙负担200万元的债务,于2014年9月1日到期。2014年4月1日,因运输合同乙对甲负担10万元的债务,于2014年7月1日到期。2014年5月1日,乙未告知甲将200万元债权转让给丙。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滑块捞矛在下井前,无须测量捞矛杆及接箍外径。()
《杜陵叟》是一首
A.HLA同型献血B.稀有血型献血C.缺乏抗原献血D.试剂献血E.ABO献血不是特殊献血的是
患者,女性,60岁。近日感冒后尿色变深,伴左侧腰痛、尿频。曾服“去痛片”2片。BP150/90mmHg,双肾区无叩击痛、无水肿。下列哪项检查应首选()
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验收时间、地点及验收组名单书面通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0岁,外企公司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半年前做了乳腺手术,为良性肿瘤。因害怕癌变,感到紧张、害怕,经常出现心慌、气促等症状。术后出现烦躁、易激怒,兴趣降低,但尚能坚持工作和操持家务。最近3个月症状加重,常常坐卧不宁,时常出
【2015.河南新乡】学校教育与行政管理由()负责。
“五条禁令”中规定,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
某企业本期息税前利润为3000万元,本期实际利息为:1000万元,则该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为()。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加快,“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因而从总体上说劳动力供给将逐步趋紧。不少西方国家,在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面前,不得不采取一方面放松人口“进口”限制,另一方面逐步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研究表明,2030年之后我国60岁以上人口或将达到25%以上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