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讲过,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要考虑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

admin2022-03-28  25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讲过,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要考虑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C1年7月22日)
材料2
    今年以来,我多次讲,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8月25日)
材料3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下一步,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摘自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20年11月5日)
材料4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
                        摘自《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日)
如何理解“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

选项

答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发展格局变化的必然要求。第一,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进入新时代,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第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内在统一的。第三,是深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需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第四,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只有实现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顺利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HL4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