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
背景资料: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
admin
2019-04-30
44
问题
背景资料: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二: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三: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四: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分别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选项
答案
(1)错误1: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正确做法:防护栏杆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错误2: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正确做法:在基坑边缘堆置材料时,应与基坑上部边缘至少保持2m的安全距离,且堆置高度应不大于1.5 m。(2)应采取的措施:支护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浇筑、加厚垫层等应急措施。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PF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m2,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1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8.4m。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
关于楼梯面层施工的做法,符合技术要求的是()。
饰面板(砖)工程应对()进行复验。
下列有关基础工程施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某工程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中规定,除空间钢桁架屋盖可分包给专业工程公司外,其他部分不得分包(除非业主同意)。本项目合同工期为22个月。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日期内向工程师提交了施工总进度计划(见下图)和一份工程报告
实木地板按外形分类有( )。
以下说法中,关于一般抹灰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正确的是()。
多高层房屋结构体系中,()结构适用的层数最高。
合成树脂乳液内、外墙 涂料,按它们的化学成分分类,它们属于()涂料。
关于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青蒿鳖甲散和清骨散同用的药物有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所指女子的年龄阶段为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铁路重力式路堑挡土墙基底在路肩以下不应小于1.0m,并低于侧沟砌体底面不小于()m。
对于市场组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不得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是()。
根据领导者的批办意见具体办理文件中提出的有关事项,这称为“()”。
民间工艺是艺术的,也是生活的。民间艺人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常呈现出某种稚拙的艺术风貌,但这些风貌稚拙的作品,却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出广大民众的心声,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观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利用自然是人的能力。民间工艺的制作离不开其所
conclusiveinsteadatlengthasaresultsurveyinwhichpersuasivetargetcommonenablesanini
设方程x2+ax+a-2=0的两个根为x1和x2,则当|x1-x2|最小时,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