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对比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 【演示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木炭,先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学生注意观察燃烧现象。 【演示实验2】在螺旋状的细铁丝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对比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 【演示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木炭,先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学生注意观察燃烧现象。 【演示实验2】在螺旋状的细铁丝
admin
2021-02-12
38
问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对比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
【演示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木炭,先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学生注意观察燃烧现象。
【演示实验2】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杆,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点燃火柴杆,至其快烧尽时,伸入充满氧气且瓶底有少量水(或铺少量沙子)的集气瓶中。学生注意观察燃烧现象。
【演示实验3】把一段蜡烛放在燃烧匙中,在空气中点燃,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学生注意观察燃烧现象。
教师写出【实验1】中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尝试写出【实验2】和【实验3】中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小组讨论】
(1)结合上述实验现象思考,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和在空气中的燃烧相比,有什么不同?
(2)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吗?
(3)结合【演示实验1】和【演示实验2】的文字表达式,从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种类和数目来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讨论结果】
(1)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氧气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3)【实验1】和【实验2】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中都有氧气。
教师引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巩固练习】略。
问题:
在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请你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选项
答案
首先,在准备反应装置时,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其次,用火柴引燃细铁丝,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进氧气瓶中,避免木条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影响实验效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i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音乐鉴赏课《沃尔塔瓦河》课堂上,教师播放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的各个乐章,带领学生感受交响诗的音乐风格和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这体现了音乐艺术中,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主要是通过()。
“音乐课上,老师示范傣族孔雀舞中典型的‘三道弯’动作,并分析讲解其基本的舞蹈特征”,此教学方法是()。
音乐课上,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合唱曲《渔阳鼙鼓动地来》,请学生感受歌曲旋律之美,之后简单介绍了该作品的人文内涵,了解作品表现的思想情感。这体现了()模块的教学。
“音乐欣赏课中,陈老师介绍作曲家生平,描述音乐标题、歌词意义,并引导学生为音乐加上故事,以语言或文字描述音乐的特征。”上述教学方式反映的是哪种音乐美学观?()
在初中音乐歌唱课《桑塔.露琪亚》中,教师以创境导入的方式引入新课,新课学习中,教师运用了各种教学方法,并且学生通过聆听学唱歌曲。学唱途中,有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首歌曲第二段变得好吵。”教师没有理会,继续带领学生了解歌曲的知识要素以及表达的情绪
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简要说明乐曲的旋律特点和调式特点。
下列不属于朝鲜传统乐器的是()。
音乐作品总是由一个核心部分发展起来的,这个核心部分就是音乐的()。
伊朗古典音乐是单旋律的音乐,其旋法体系被称作()。
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光照适宜的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
随机试题
A.淋巴滤泡形成B.甲状腺滤泡破坏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单纯性甲状腺肿
本身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的结缔组织是
下列关于阿米替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生地黄制成熟地黄的目的是
声音从声源发出,在均匀无限大的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
可扩展业务报告语言(XBRL)作为一种()的计算机语言,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应用。
幼儿园每年()招生,一般不超过360人。
旅行社
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CharlesDickenswasafamousnineteenth-centurywriterandthesignature"CharlesDickens"israrityenoughtocommandapric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