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罪,下列哪一论述是正确的?( )
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罪,下列哪一论述是正确的?( )
admin
2021-06-09
10
问题
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罪,下列哪一论述是正确的?( )
选项
A、甲为“精日分子”,深夜在家高声演唱自己私自篡改并加入贬损性质歌词的国歌。甲成市侮辱国歌罪
B、乙驾驶严重超载的货车行经某收费站,交警张某将其拦下后示意乙出示驾驶证,乙拒绝,张某遂抓住车门把手欲开门。乙为逃避检查加速逃跑,张某受轻伤。乙成立妨害公务罪
C、丙打电话给某百货公司,谎称其在商场内安放了炸弹,要求百货公司往指定账户打入5万元。丙仅成立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D、丁为诈骗而以虚构的“教育扶贫协会”名义伪造《全国党政机关干部献爱心救助失学儿童》的文件寄往各地。由于是虚构的国家机关,丁不成立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答案
B
解析
侮辱国歌罪是指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情节严重的行为。甲只是深夜在家演唱自己篡改歌词的国歌,并非在公共场合,因而不成立本罪。A选项论述错误。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于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对于暴力与威胁的方法并没有限制,因此,明知可能导致公务人员受伤的驾车逃离行为当然可以成立妨害公务罪中的暴力方式,据此,乙成也妨害公务罪。B选项论述正确。
丙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目的在于骗取财物,其称有“炸弹”显然会想让被害人基于意志胁迫而交付财产,因而,丙又成立敲诈勒索罪。由于只有一行为,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与敲诈勒索罪的保护法益不具同一性,因而两罪成立想象竞合关系。所以认为丙仅成立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错误的表述。C选项论述错误。
伪造虚构的国家机关文件,仍然侵犯了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公共信用,因此,应当成立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D选项论述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0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中央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都采用首长负责制。关于两者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下列关于法的规范作用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下列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说法,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商业银行的下列哪些违法行为是需要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并进行处罚的?()
某省政府批准一大型基础建设项目,须占用耕地外的农田30公顷,关于审批手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各项,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构成要件的是:()
星煌公司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现董事长吴某就星煌公司向坤诚公司的投资之事准备召开董事会。因公司资金比较紧张,且其中一名董事梁某的妻子又在坤诚公司任副董事长,有部分董事对此投资事宜表示异议。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是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共同投资设立某有限责任公司。甲以房屋出资,已交付未登记。乙以土地使用权出资,已登记未交付。丙一直未履行任何出资义务。丁以货币10万元出资,公司成立后,丁立即将该10万元转走。下列为正确的选项是:()
甲乙丙丁同为某幼儿园学生。一天,在课间游戏时,四人互投石子玩耍,结果不知是谁投出的石子将丁的右眼打伤,花去治疗费6000元。当时幼儿园老师戊正躲在学校僻静处与热恋中的男友电话聊天。下列有关谁应承担丁之治疗费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区公安分局以李某教唆他人殴打王某为由对其作出了7天的拘留处罚。李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认为李某构成扰乱公共秩序,依《治安管理处罚法》维持了分局的处罚决定。李某不服向法院起诉。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男性,27岁。四肢关节游走性肿痛1周.以膝、踝等大关节为主;数天前,下肢皮肤曾出现一过性紫癜。2周前曾有“上感”病史。查体:双膝、踝关节轻度肿胀,压痛,活动轻度受限。化验:ASO正常,类风湿因子(一),血象正常.ANA(一),dsDNA(一),血尿酸正常。
关于皮片移植的生理变化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说法错误的是
海图上灯高一般从()起算。
矿业工程项目需要采用冻结法凿井,则单独进行冻结工程项目的招标属于()。
跨制梁区龙门吊布置在生产线上,主要不是用来()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是()。
儿童分别扮演白蝴蝶、红蝴蝶、黄蝴蝶,一起进行“三只蝴蝶”的游戏属于()。
Iwouldliketoexpressmy______toyouallforsupportingmethissummerasavisitingscholarinyourdepartment.
中国经济上半年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从宏观经济来说不能轻言“过热”。严格地讲,过热不是个经济词汇。过热相当于人体的发烧,是一种病态。把这个不严谨的词汇放在经济生活中容易引起误解。比如说过热和高速度是什么关系?高速度能不能等于过热?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