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高层建筑采用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8m。抗震烈度8度,框架剪力墙等级为二级,剪力墙为一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均为C30;框架柱和剪力墙均为C40(ft=1.71N/mm2)。 该结构中框架柱数量各层基本不变,对应于水平作用标准值
某高层建筑采用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8m。抗震烈度8度,框架剪力墙等级为二级,剪力墙为一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均为C30;框架柱和剪力墙均为C40(ft=1.71N/mm2)。 该结构中框架柱数量各层基本不变,对应于水平作用标准值
admin
2014-10-31
52
问题
某高层建筑采用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8m。抗震烈度8度,框架剪力墙等级为二级,剪力墙为一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均为C30;框架柱和剪力墙均为C40(f
t
=1.71N/mm
2
)。
该结构中框架柱数量各层基本不变,对应于水平作用标准值,结构基底总剪力V
0
=14000kN,各层框架所承担的未经调整的地震总剪力中的最大值V
f,max
=2100kN.某楼层框架承担的未经调整的地震总剪力V
f
=1600kN,该楼层某根柱调整前的柱底内力标准值:弯矩M=±283kN.m,剪力V=±74.5kN。问抗震设计时,水平地震作用下,该柱应采用的内力标准值与何项接近?
提示:楼层剪重比满足规程关于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剪重比)的要求。
选项
A、M=±283kN.m,V=±74.5kN
B、M=±380kN.m,V=±100kN
C、M=±500kN.m,V=±130kN
D、M=±560kN.m,V=±150kN
答案
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8.1.4条第1款,抗震设计时,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对应于地震作用标注值的各层框架总剪力,如果不满足式(8.1.4)要求的楼层,其框架总剪力应按0.2V
0
和1.5V
t,max
二者的较小值采用。
因为V
f
=1600kN<0.2V
0
=0.2×14 000=2800kN,则该楼层框架承受地震作用标准值需要调整,调整后的总剪力
V
f
=min(0.2V
0
,1.5V
f,max
)=min(2800,1.5×2100)=2800kN
根据8.1.4条第2款,按调整前后总剪力的比值调整每根框架柱的弯矩和剪力。
弯矩标准值M=±283×(2800/1600)=±495.25kN.m
剪力标准值V=±74.5×(2800/2600)=±130.38kN
故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Ki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考试(下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专业考试(下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两根杆粘合在一起,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杆1的弹性模量为E1,杆2的弹性模量为E2,且E1=2E2。若轴向力F作用在截面形心,则杆件发生的变形是:
图示两根圆轴,横截面面积相同,但分别为实心圆和空心圆。在相同的扭矩T作用下,两轴最大切应力的关系是:
质量为m的物块A,置于与水平面成θ角的斜面B上,如图所示。A与B间的摩擦系数为f,为保持A与B一起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运动,则所需的加速度a至少是:
在波长为λ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距离为:
按照第三强度理论,图示两种应力状态的危险程度是:
图示受扭空心圆轴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图,其中正确的是:
已知甲、乙为两个寿命期相同的互斥项目,其中乙项目投资大于甲项目。通过测算得出甲、乙两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18%和14%,增量内部收益率△IRR(乙-甲)=13%,基准收益率为1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反应能自发进行2Fe3++Cu=2Fe2++Cu2+Cu2++Fe=Fe2++Cu由此比较,的代数值大小顺序应为
设A是3阶实对称矩阵,P是3阶可逆矩阵,B=P—1AP,已知α是A的属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则B的属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是: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线盒中有六个接线端,可以改变三相定子绕组的接线方法,某电动机铭牌上标有“额定电压380/220V,接法Y/△”,其含义是下列中的哪一条?
随机试题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规定,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治疗湿热黄疽可选用
痢疾初起治疗当忌
肢端肥大症患者血钙较高时常提示
实验室测定血清总钙的参考方法是
下列关于磁共振图像矩阵的叙述,正确的是
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24项版本的HAMD量表,其因子数量为()。(A)2(B)3(C)5(D)7
案例:某学校初二年级的数学备课组针对“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进行讨论,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①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体会数形结合思想;②学会运用勾股定理。为了落实上述教学目标,甲、乙两位教师对此给出了不同的教学思路。
纯粹从阅读角度看,今天我们的阅读数量是很可观的。我们每天看微博,看新闻客户端,看微信朋友圈,看QQ日志……这最终都能累积为每天的阅读量。碎片化的阅读,确实便利了信息获取,但若是从人文涵养的角度看,碎片化本身意味着不全面,再加上网络阅读的简化,人们由此实现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