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请阐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请阐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admin
2020-05-04
5
问题
请阐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选项
答案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教育家。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由于夸美纽斯所生活的环境是新旧两种社会的交替时期,新旧思想对他都有强烈的影响。这种新旧思想的矛盾也反映在他的世界观中,一方面,它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谴责大国欺负小国,对穷人表达深刻同情,他还有人道主义思想,肯定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重视人的现实生活,接受了感觉论的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由于他是基督教派的领袖,基督教的世界观根深蒂固,他既强调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又认为《圣经》是认识的源泉。 夸美纽斯的这种思想的两面性也反映在他对教育目的的看法上:一方面,从宗教世界观出发,夸美纽斯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永生”,现世的生活只是永生的准备,因此,教育的目的也应是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这是他的宗教性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有现实性的教育目的,教育要使人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便享受现实的幸福,并为永生做准备。这种现实性是他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反映。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教育目的观,都体现出夸美纽斯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肯定。在他看来,教育首先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这一见解是有意义的,但是他把教育当作“人类得救”的主要手段,则又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其次,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作用。在他看来,人都是有一定天赋的,而这些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于教育。 教育如此重要,因而进行正确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为此,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必须遵守的两大重要原则,即教育必须顺应自然原则,以及教育的“泛智”原则。 首先,教育必须适应自然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原则,它贯穿于他的教育巨著《大教学论》的始终。所谓教育适应自然,就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夸美纽斯看来,自然界存在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他认为旧学校的根本错误是它违背了“自然”。教育适应自然,还包括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即儿童身心的特点。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应当服从“普遍秩序”,即客观规律。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教育工作有规律可循,教育者应当遵循;二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探求教育的规律。 其次,“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又一指导原则,也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谓“泛智”,用夸美纽斯的话来说,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入类”。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夸美纽斯对几乎以《圣经》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教育极为不满,指出在那些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没有受到周全的教育。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的事项”。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的,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这两条教育的大原则是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重要贡献,对后人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除了这两个指导性原则,夸美纽斯还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经过总结,把教学上的具体原则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认定这是教学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是一切教学的基础。关于直观教学,古人早有提及,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文主义教育家尤为重视。夸美纽斯的重大功绩在于他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感觉论的理论基础,并详细阐述了它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这不仅对当时的死记硬背、文字说教的经院主义教育来说,有着巨大的革新意义,而且对教学理论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 (2)激发学生求知欲原则(自觉、主动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求知的欲望是人的天然倾向,是人的自然本性。因此,在传授知识之前,父母、教师、学校和国家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学习。这是针对当时的学校普遍存在“强迫孩子们去学校学习功课”的现象提出来的。 (3)巩固性原则。 夸美纽斯指责当时学校没给学生以巩固的知识,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学校专教无意义的功课;二是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夸美纽斯强调:首先,应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科目,有价值的知识;其次,要循序渐进,真正打好基础。 (4)量力性原则。 夸美纽斯反对经院主义教学的强迫性,认为其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从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出发,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量力性原则,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反对给学生太大负担,击中时弊。 (5)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夸美纽斯要求教学工作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循序渐进是与系统性紧密联系的。他认为教学必须按照一定的秩序和阶段逐渐发展,给予学生系统的、有联系的知识。 总之,夸美纽斯依据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为改革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绩。 夸美纽斯也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德育比智育更重要。按照西欧早期中世纪的教会学校教育传统,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是同义语,不存在宗教教育以外的道德教育,夸美纽斯突破了这种模式,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甚至高于宗教教育。其道德教育的基础不是宗教教义,而是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并提出德育要为国家政治服务,要关心国家的文化繁荣。 他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作为自己道德教育的内容,还在德育中纳入一个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 对于德育的方法,夸美纽斯提出: ①尽早开始正面教育; ②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 ③榜样; ④教诲与规则; ⑤择友。 此外,夸美纽斯在教育上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他把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六年,并设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校。 第一阶段:0~6岁——婴儿期——母育学校; 第二阶段:6~12岁——儿童期——国语学校; 第三阶段:12~18岁——少年期——拉丁语学校; 第四阶段:18~24岁——青年期——大学与旅行。 这是夸美纽斯基于“泛智”思想,第一次提出了统一的学校体系,打破了封建教育的等级限制,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是个重大进步,也是夸美纽斯的巨大贡献。 最后,夸美纽斯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实施主张。夸美纽斯对中世纪学校工作的缺乏计划性和个别教学极为不满,提出实行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所谓学年制,就是所有公立学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同时开学,同时放假。一学年分四个学季,四次节假日。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安排妥切。学年终了时,通过考试同时升级。 夸美纽斯要求用班级授课来代替个别教学。他所说的班级授课,就是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 夸美纽斯断定,班级授课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①它扩大了教育对象,有利于普及教育; ②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工作兴趣大增,工作热情高涨,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在一起,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 今天看来,夸美纽斯关于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许多意见还是粗糙的,其中也有不少片面性的地方,但他总结了教育实践中的宝贵经验,给予理论上的论述,从而大大加强了学校工作的计划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它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符合近代学校教育,特别是普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被后人广泛采用,夸美纽斯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XM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同化和顺应。
下列关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的表述错误的是
从工业发展史来看,文盲可以从事手工业劳动:利用蒸汽机进行生产的时代,要求工人要有初等教育的文化水平:电气生产的时代,要求工人要有中等教育的文化水平;现代利用核技术、电子技术等自动化生产的时代,要求工人要具有高中和高等专科以上的文化水平。这表明
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
新课改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化、活动化和选择性。
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对教师的论述?()
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矛盾的。
下列不属于教育观察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文艺大学是()
随机试题
销售指标的确定要根据()分别确定不同的销售指标。
下列关于药物注射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
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锤击沉桩主要是用于()。
有关市场风险,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计算,其中是从点(1,1,1)到点(2,3,4)的直线段.
~IPSec的加密和认证过程中所使用的密钥由()机制来生成和分发。
Itwasnotmuchfuntotravelononeoftheoldsailingships.Lifewashardforbothpassengersandcrew.(78)17thcenturysai
如果“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生命的意义不在于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