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2R的匀质细直杆AB的A端固接在匀质圆盘边缘上。圆盘以角速度ω绕定轴O转动,其质量为M,半径为R。则该系统对O轴的动量矩大小为( )。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2R的匀质细直杆AB的A端固接在匀质圆盘边缘上。圆盘以角速度ω绕定轴O转动,其质量为M,半径为R。则该系统对O轴的动量矩大小为( )。
admin
2014-08-25
77
问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2R的匀质细直杆AB的A端固接在匀质圆盘边缘上。圆盘以角速度ω绕定轴O转动,其质量为M,半径为R。则该系统对O轴的动量矩大小为( )。
选项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绕定轴转动刚体的动量矩计算。
故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l4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基础考试(上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基础考试(上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15~22:某砌体建筑物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尺寸如图5-11所示;墙体作用于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标准值为:永久荷载FG=280kN/m,可变荷载FQ=122kN/m;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0.7,基底以上基础与土的平均重
某普通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0.9m。地下1层,地上13层,首层~三层层高分别为4.5m、4.2m、3.9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建筑场地。第3层设转换层,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一层顶板可作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9—13(Z)。假定,相应于荷载效应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9—13(Z)。假定,相应于荷载效应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9—13(Z)。试问,下卧层承载力验
某有地下室的普通砖砌体结构,剖面:如图5所示;房屋的长度为L、宽度为B,抗浮设计水位为—1.200m,基础底面标高为—4.200m。传至基础底面的全部恒荷载标准值为g=50kN/m2,全部活荷载标准值p=10kN/m2;结构重要性系数γ0=0.9。试问,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27-32(Z)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假定,该结构第1层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1500kN,第2~9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27-32(Z)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假定,该结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底层屈服强度系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27-32(Z)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假定,该框架结构进行方案调整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
下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一些要求,试问,其中()项组合中的要求全部是正确的。①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均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并应与考虑偶然偏心引起的地震效应叠加进行计算。②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进行多
随机试题
正式群体
第二代抽油机分为高架曲柄型、电动机换向型、()和其他无游梁型四种类型。
A.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纤维化等混合病变为主B.心肌细胞肥大,形态奇异,排列紊乱C.心肌细胞融解,间质水肿,单核细胞浸润等D.心内膜增厚,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肥厚型心肌病的表现为
A.青黛B.牛黄C.白薇D.土茯苓E.败酱草善治阴虚发热的药是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经征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用地单位只有()。
人工消耗指标不包括()。
电动机电流干燥法时,其电流大小宜控制在电机额定电流的()。
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Accordingtothepassage,______.Inthesameculture,______.
19世纪4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妄图瓜分中国,灭亡中国。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它们的这一图谋,其根本原因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