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关于“世界的气候”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
阅读关于“世界的气候”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
admin
2019-06-17
86
问题
阅读关于“世界的气候”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材料二 以下方框内是人教版教科书(2012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的部分内容摘录。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和教科书内容设计本课的教学要点。(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18分)
选项
答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知气候的概念及气候两大要素;学会判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填图等方法熟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全球气候分布和气候特征的了解,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教学要点: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世界不同地区的景观图,包括非洲的热带草原景观、撒哈拉沙漠景观、亚马孙的热带雨林景观、南极的冰雪景观。 教师:图片中有什么? 学生:草原、狮子、沙漠、森林、冰雪、企鹅…… 教师:为什么世界上不同的地方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景观和动植物?这和什么有关系? 学生:气候。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的气候,了解世界的气候是怎样的,气候是如何分布的,各自有什么特征。 设计思想:导课中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气温和降水 教师展示春节时我国云南春暖花开和黑龙江大雪纷飞的景象,提问:这种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学生:气温不同。 教师展示江南水乡和西北地区的沙漠景观。提问:这种差别是什么导致的? 学生:降水。 教师:气温和降水构成了气候的两大组成要素,描述气候特征的时候主要描述它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设计思想:教师通过直观地展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景观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的两大要素。 2.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教师出示北京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然后提示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图来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教师让学生在气温曲线图中找出最高温和最低温以及它们出现的时间。 学生:北京最高温在30℃以上,出现在7月份,最低温在0℃以下,出现在1月份。 教师:通过降水柱状图找出降水在一年中的变化特点。 学生:夏季降水多,冬季少。 教师:我们把气温和降水特点结合在一起就得出了北京的气候特点,即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设计思想: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气候的差异分析 教师出示含有处在温带大陆东西两岸的A地和B地的地图,同时展示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让学生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B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设计思想:学生运用刚学过的判读方法来分析气候特征,巩固加深印象。 4.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教师给出当地的气温、降水资料,请学生根据数据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请学生分析当地的气候特征。 教师首先进行作图演示,然后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教师挑选较好的图进行展示。 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其对图的判读。 环节三:小结与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回顾课堂内容,结束课程。 作业:查阅资料思考分析气候的成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x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实验室对H7N9病毒基因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图6)显示,在H7N9病毒中的8个基因片段中,H7片段来源于某地鸭群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并可追溯至东亚地区野鸟中分离的相似病毒;N9片段与东亚地区野鸟中分离的H1N9禽流感病毒同源。其余6个基因片段(PB2、P
通过构建模型来进行生物学学习,可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某教师在“测定不同种子的发芽率”教学中,设计的思路是“基于事实或现象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收集数据→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数据→师生交流共同分析数据,得出规律→学生自主建立模型→验证模
为了了解化学教学过程进展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实的小测验,当堂达标检测以及课堂提问等属于()。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分内容内容标准: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初步认识置换反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金属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K+,Mg2+,Al3+,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现依次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并振荡,发现试
阅读下列三段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材料。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材料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的目
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①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②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③氢气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盐酸④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
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陆“土卫六”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发回了350张照片和大量数据。分析指出,“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下列关于“土卫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三个电解池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的大小、形状、间距均相同)。乙、丙中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同。当通电一段时间后,若甲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128g时,乙中电极上银的质量增加()。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海一气相互作用出现异常的典型代表。下图是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海一气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关于图中海一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高级育婴师负责对()进行培训指导。
1913年3月,被袁世凯刺杀的是()
引起肺泡回缩的主要因素是
A.膏药B.油膏C.箍围药D.掺药E.洗剂
在各类预算编制方法中,固定预算法是指()。
对优先权日为2006年12月26日、国际申请日为2007年12月26日的国际申请作出的国际检索报告,传送给申请人的日期为2008年8月15日。申请人应当在下列哪个日期前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伦关系有夫妻、朋友、兄弟等。下列诗篇内容分别对应其中的一种关系,选项按题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甲: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乙: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丙: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
试述苏联解体的影响。
Accordingtothetext,nomeasureswereresortedtoinenvironmentalprotectionafterWorldWarⅡinJapanbecause_____.Accor
DearMrGrant,IamwritingfortheSchoolsAssociationwhichmeet【M1】_________everytwoweeksforamealatyourrestaurant.W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