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各国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
简述各国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
admin
2018-01-22
46
问题
简述各国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
选项
答案
所谓数罪并罚的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应依据的规则。其功能在于确定对于数罪如何实行并罚。综观古今中外的刑事立法例,各国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四种: (1)并科原则,亦称相加原则,是指将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各罪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合并处罚规则。 (2)吸收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采用重罪吸收轻罪或者重罪刑吸收轻罪刑的合并处罚规则。换言之,它是由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刑最重的罪吸收其他较轻的罪,或者由最重的宣告刑吸收其他较轻的宣告刑,仅以最重罪的宣告刑或者已宣告的最重刑罚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 (3)限制加重原则,亦称限制并科原则,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应当判处)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 (4)折中原则,亦称混合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不单纯采用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而是根据法定的刑罚性质及特点兼采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以分别适用于不同刑种和宣告刑结构的合并处罚规则。
解析
本题考点为数罪并罚。各国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主要可归纳为四种。其中,限制加重原则克服了并科原则和吸收原则或失之于严酷且不便具体适用,或失之于宽纵而不足以惩罚犯罪的弊端,既使得数罪并罚制度贯彻了有罪必罚和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又采取了较为灵活、合乎情理的合并处罚方式。按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我国确立了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此为重要考点,考生应认真掌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yC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法有效的合同,后甲公司私下将此合同转手给了丙公司,丁公司又采用不法手段取得了该合同。此时,该合同的效力应是下列选项中哪项所述情形?()。
下列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是()。
所有权人可以在所有物上设定抵押权体现了所有权的()特征。
甲为了泄愤报复,用炸药将一段铁轨炸毁,致使一辆途经的列车发生倾覆,造成多人死亡、数十人重伤的严重后果。甲的行为应构成()。
我国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采取()。
赵某死亡后,甲依遗嘱继承了一套房屋(价值180万元),乙依遗赠分得一幅字画(价值40万元),丙依法定继承分得现金60万元。遗产分割完毕后,赵某的债权人找到甲、乙、丙,要求偿还欠款40万元。该欠款应()。
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有灾祸,刘某一时慌乱,请甲帮助自己。甲让刘某带10万元现金作“镇邪物”,找法师“消灾”。途中,甲趁帮刘某拿包之机,用书本调换了10万元现金。甲的行为构成()。
依据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合同法》第74条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
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属于补充性连带责任适用的情形是()。
随机试题
举例说明胶体杂质的分类。
Therearemanyreasonsofthetidalactionwhichisaverycomplicatedphenomenoninvolvingmanyfactorsallofwhichmustbeco
下列属于因时制宜范畴的是
眼底可呈暗紫蓝色的病变是()
不属于线粒体遗传病的是
A、1岁B、1岁半C、2岁D、2岁半E、3岁前囟完全闭合的年龄是
壁纸、壁布有多种材质、价格的产品可供选择。下列几种壁纸的价格,哪种相对最高?[2005年第045题]
国泰世华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申请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许可。本次新股发行规模为16亿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中银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发行采用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与网上资金申购发行相
A.6-巯嘌呤(6-MP)B.阿糖胞苷C.左旋门冬酰胺酶D.高三尖杉酯碱E.柔红霉素只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是
Another aspect of C that’s worth mentioning here is that it is, to put it bluntly, a bit dangerous. C does not, in general, tr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