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20年东北师大、2019年华中师大、2016年华东师大、2015/2020年南京师大)
试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20年东北师大、2019年华中师大、2016年华东师大、2015/2020年南京师大)
admin
2021-01-27
38
问题
试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20年东北师大、2019年华中师大、2016年华东师大、2015/2020年南京师大)
选项
答案
(1)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解释、假设,是不断发展的,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的感觉刺激(信息)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同时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2)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面对新信息、新概念和新命题,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 ③学习的情境性。知识并不是脱离活动情境抽象地存在的,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因而,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3)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兴趣、需要等对意义建构的影响,因而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在教学观上,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且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 变式1:试举例说明社会建构主义的内容及其学习应用。(2016年华东师大) 变式2: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2017年陕西师大、2013年华东师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Z0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硕士(教育综合)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教育硕士(教育综合)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运用习得性无助的相关研究的逻辑和结论,分析当下(家庭及学校)教育中家长及教师的常见问题及危害。
不能够解释红绿色盲的颜色视觉理论的是()。
请围绕“如何增强初中生的学习动机”这一问题设计一项心理学研究,要求实验设计必须是两因素混合设计,设计方案中明确研究目的、研究假设、被试选取、实验材料、实验程序、结果预期等内容,并给出模拟的描述统计表和推断统计表。
当希望测量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并关注受测者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时,最好采用哪种题目形式?()
左侧视野忽视症的病人大脑特异性的视觉功能区损伤是在()。
当希望测量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并关注受测者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时,最好采用哪种题目形式?()
简述信度的影响因素。【南京师范大学2016;南开大学2016】
简介注意的认知理论。【南京师范大学2014、2017;苏州大学2016】
若某患者经过长期训练可学会基本卫生习惯,但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自理,仍需要他人照顾,基本丧失学习能力,情感幼稚,情绪反应容易过头,那么该患者属于()。
随机试题
甲是外商投资企业,其从外国银行获得贷款,必须()
关于药剂学叙述错误的是()。
患者,男性,30岁。大面积烧伤6h,转送途中输液1000ml。入院后监测CVP(中心静脉压)4cmH2O(0.39kPa),血压80/60mmHg(67/8kPa),尿量20ml/h,四肢厥冷,呼吸急促,提示的情况是
有关酶Km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是企业采用产销合一的经营方式,该方式销售及时,中间费用少,便于控制价格和及时了解市场,有利于提供服务,但需要较多的投资、场地和人力。
根据《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中的施工用水水价系指()的水价。
2,6,13,39,15,45,23,()
王明抄写一份报告,如果每分钟抄写30个字,则用若干小时可以抄完。当抄完2/5时,将工作效率提高40%,结果比原计划提前半小时完成。问这份报告共有多少个字?()
滑雪:滑板车
运动员最佳竞技训练阶段的训练学要点有哪些?(训练年限、主要任务、训练内容、负荷特点)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