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admin2017-03-13  38

问题 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选项

答案苏霍姆林斯基是“二战”后苏联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思想体系,其中最著名的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1)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含义。 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在他看来,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即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昧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 一个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当第一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创造者;第二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第三是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第四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第五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观点是他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的基石,也是他的全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2)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途径:实施和谐教育。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使人们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和自我实现的活动相结合。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与过去片面强调学习间接知识、强调课堂教学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和教育理论完全不同。他主张教育与创造性劳动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教育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 (3)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由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教育和美育组成。 ①体育。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身体健康发展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中的作用。把体育看作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活力的源泉。 ②德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因此,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德育应当居于首位。道德教育应当及早开始,道德教育应当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教育应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道德教育应当以帮助学生确立道德信念为目标。 ③智育。智育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的技能,培养对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要求,以及对不断充实科学知识和运用科学知识于实践的兴趣和要求。 ④劳动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任务就是要让劳动渗入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去,使学生在少年时期和青少年早期就对劳动产生兴趣并热爱它。 ⑤美育。美育的第一步是要培养学生感知和领会美的能力,在感知美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u5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