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下列材料是某老师的一节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实录片段: 课题: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走进情景——落实姓名的含义及作用 呈现材料: 有一对夫妇,生了个胖儿子,夫妻俩开心之余,忙着为
下列材料是某老师的一节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实录片段: 课题: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走进情景——落实姓名的含义及作用 呈现材料: 有一对夫妇,生了个胖儿子,夫妻俩开心之余,忙着为
admin
2017-05-18
61
问题
下列材料是某老师的一节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实录片段:
课题: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走进情景——落实姓名的含义及作用
呈现材料:
有一对夫妇,生了个胖儿子,夫妻俩开心之余,忙着为孩子起名字,绞尽脑汁,终于从《隋书》中“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得到了启示,于是给儿子取名为“逸群”,希望他超越一般,逸群绝伦,出类拔萃。
教师:
①逸群同学的名字非常有寓意,你的姓名是什么?有什么寓意呢?让我们来聆听一下吧!
②看来,每位同学的姓名都寄托了长辈对你们的期望或祝福,那么什么叫姓名?它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过渡:姓名以文字的形式将我们区别于他人,同时姓名还是人格的基本标志。比如,我们提起姚明,就会想到他灌篮的英姿;提起赵本山,就会想到春晚上他的幽默搞笑。逸群同学也是这样,接下来他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看故事二。
(二)活动二:激思辨疑——落实姓名权的含义
呈现材料:
逸群渐渐长大了,聪明懂事,人见人夸,在学校更是关心集体,热情助人,成绩优异。但最近他却闷闷不乐,心事重重,成绩下滑,甚至不想去上学,还提出要改名换姓,原来他父亲姓朱,同学们嘲笑他,叫他“猪一群”,但是父母拒绝了他的要求,说他小题大做。
教师:你认为逸群可以更改自己的名字吗?他的父母有权干涉吗?请找出法律依据。
从而引出姓名权含义。他可以更改自己的姓名,他的父母无权干涉,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但逸群还未成年,我们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姓名权由监护人代为行使。或者逸群可在成年后自己更改姓名。
教师过渡:好了,目前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姓名权的法律知识,我这里有一个案件,大家当一回法官,帮帮这位主人公。(播放全国首例姓名侵权案赵C的视频),进行“我当小法官”活动,让学生讨论辨疑,更加落实公民姓名权不受任何人的干涉。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赵C这样不寻常的姓名,虽然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决定、使用姓名,但一些生僻的或者不规范的姓名,也会给自己、他人带来不方便,就像赵C,所以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取名字的问题。
教师过渡:好了,当完了小法官,我们继续来看逸群的故事。
(三)活动三:合作探究——落实侵害姓名权的行为表现及如何维权
呈现材料:
在逸群18岁那年,终于改名为朱逸。随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大四那年,他申请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可他的同学林立得知朱逸已被该大学录取后,抢先从信箱里窃取了朱逸的邀请信,同时以朱逸为名拒绝接受邀请,并推荐了他自己。
教师:①林立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请找出法律依据。
⑦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侵害姓名权的行为?(迟到了写别的班同学的姓名、写匿名信用别人的姓名等)
教师:大家说的这些行为都是侵害姓名权的两种具体体现——盗用和冒用。大家回忆一下,他们在行使姓名权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什么?(干涉),那么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该如何做?假如你是朱逸,该如何维权呢?
教师小结:侵害姓名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应提高维权意识,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姓名权。继续来看朱逸的故事。
(四)活动四:继续探究——落实肖像的含义、表现形式及作用
呈现材料:
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后,朱逸飞往芝加哥,开始留学生涯,几年后,学成归国,进入某电视台体育频道当主持人,因其机智诙谐的主持风格,深受民众欢迎,但有一天,他却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手里拿着一盒保健品,俨然成了产品形象代言人。朱逸立即打电话到该公司进行交涉。
教师:①该公司侵犯了朱逸的什么权利?(肖像权),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肖像。
②除了材料中提到的照片,肖像的表现方式还有哪些?
③该公司的行为为什么违法?请找出法律依据,、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五)活动五:关注生活——落实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及如何维权
呈现材料:
做贼心虚的保健品公司接到朱逸电话后,说公司一时疏忽没有征得他的同意,但公司会赔偿朱逸的一切损失,并有意聘他为形象代言人,支付一定的广告费。朱逸深思熟虑后同意了,但要求自己的照片只能出现在该报纸上。于是朱逸配合公司照了新照片,成了该公司的代言人。
教师:①朱逸行使了什么权利?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在材料中怎样体现这三点权利?
②刚才大家已经知道了公司未经朱逸同意,使用他的肖像是侵权行为,下面我来考考大家,请大家判断一下下列行为是否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并说明理由。
③你还知道哪些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教师补充介绍PS技术(百变小胖,美女变猩猩等图片)。
④我们再回归到朱逸的故事,当朱逸的肖像权受到侵害时,他怎么做的?(打电话),我们以后可能也会遇到类似问题,你该如何维权呢?如先采取非诉讼手段,将照片删掉、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可采取诉讼。
教师小结:我们要认识到侵害肖像权的危害,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同时保障自己的肖像权不被侵害。
问题:请用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评析该课堂实录中活动设计的合理性。
选项
答案
由于未成年人对肖像权和姓名权的法律知识了解甚少,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侵害他人权利的事情。如有些同学在现实生活或网络中恶意损毁、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个别学生为避免挨家长骂,擅自代家长签字等现象,他们不了解侵害他人权利的危害,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有的学生维权意识淡薄。当侵权行为发生时,不能正确认识肖像权和姓名权,不知道哪些是侵权表现。因此学生有必要了解肖像和姓名权,以保障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人的权利。材料中的教学活动以“逸群”的故事为主线贯穿整堂课,将学生带人特定事件,深入角色,结合教材,探究案例,分析出肖像权和姓名权的相关法律知识,可以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rR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清水断崖位于中国台湾省东部海岸,依山傍海,崖岸壁立,为台湾八大名胜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监测清水断崖海岸发展动态,主要使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读某地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与图中甲地年降水分布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甲地仅位于()。
下图是某城市的空间资料,读某城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后得出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据地价和土地利用图层,推断该区域交通图层最有可能是()。
阅读关于“地图”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内容标准的要求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网,量算距离”?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地图”中“比例尺”的有关内容。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
运用几何图形绘制世界轮廓示意图(要求:绘制图框、大陆轮廓、赤道,标注大洲名称和图名),并简要说明运用该图指导学生学习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意义。
下图为某工业企业在国内的分布及产量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该企业属于()。
简述当前地理教学中的哪些做法体现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阅读关于“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材料二“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的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依据
下图是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①是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是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是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是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
恩格斯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他所说的时代是指()。
随机试题
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景、音乐等手段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女性血红蛋白参考值是
钢屋盖上弦横向水平支撑的作用,对下面何项为无效?
债券基金的主要投资风险不包括()。
唐山市某陶瓷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结账后,企业自行计算的会计利润总额如下表所示:2020年初,该企业聘请税务师对企业2019年度纳税情况进行审核,发现如下情况:(1)“销售费用”中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350万元;销售部门人员工资奖金及
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称为()。
确定一个控件的大小的属性是()。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1.do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1.docx)保存文档。【文档开始】绍兴东湖东湖位于绍兴市东郊约3公里处,北靠104国道,西连城东新区,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奇兀实景而闻名,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
Whenlesswasknownofanimalsandplants,thediscoveryofanewspecieswasthegreatobject.Thisisnowalmostthelowestki
A、Whenhecan’tgethispointacross.B、Whenpeoplearenotreceptivetonewideas.C、Whenhecomesintoconflictwithhiscoll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