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措施及其心理学依据。

admin2021-06-30  59

问题 试述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措施及其心理学依据。

选项

答案(1)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凡是品德不良的学生,都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甚至因曾经受过别人的斥责与嘲笑而“心虚”“敏感”,对人“有戒心”“有敌意”。有时在某种情境中,他们还会认为教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因此,他们会对教师采取沉默、躲避,甚至顶撞的态度,不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要从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入手,要亲近他们,关心他们,长期坚持这样做,就会使他们相信教师的真心诚意,把教师看作是知心人。其次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们,只有人情人理才能人心,使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 (2)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原因之一就是是非观念不清,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评价能力差,往往是非颠倒,好坏不分。所以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首先就要进行道德认识的教育,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还要使他们产生对于不良行为的不满和愤恨,逐步体验到由于做出正确行为而受到周围人们赞赏的愉悦,以形成正确的是非感。 (3)保护、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自尊心,一味批评指责,他们就容易表现出“破罐破摔”或对立抵触的情绪。因此,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视学生自尊心的培养。教师的任务,首先在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肯定他们的长处,使他们感到自己还有希望、还有前途。这种自我认识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能使他们自爱、自重、自强。 (4)锻炼学生同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巩固其新的行为习惯 对中学生来说,他们的不良行为,较多来自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初期,暂时控制或切断他们与外部不良诱因(如犯错误的场合、伙伴等)的联系,是完全必要的。同时,教师也要重视消除学生的不合理的欲望、嗜好等内部因素,而且在他们正确的动机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初步形成之后,可以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信任委托式”的监督性考验,锻炼他们与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进一步帮助他们巩固新的动机与新的行为习惯之间的联系。 (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应当区别对待、因势利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开他们的心扉,促使他们的品德不断地向好的方面转化,进一步把他们培养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Lsl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