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海昌公司因丢失票据申请公示催告,期间届满无人申报权利,海昌公司遂申请除权判决。在除权判决作出前,家佳公司看到权利申报公告,向法院申报权利。对此,法院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2017/3/48)
海昌公司因丢失票据申请公示催告,期间届满无人申报权利,海昌公司遂申请除权判决。在除权判决作出前,家佳公司看到权利申报公告,向法院申报权利。对此,法院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2017/3/48)
admin
2021-05-28
61
问题
海昌公司因丢失票据申请公示催告,期间届满无人申报权利,海昌公司遂申请除权判决。在除权判决作出前,家佳公司看到权利申报公告,向法院申报权利。对此,法院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2017/3/48)
选项
A、因公示催告期满,裁定驳回家佳公司的权利申报
B、裁定追加家佳公司参加案件的除权判决审理程序
C、应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
D、作出除权判决,告知家佳公司另行起诉
答案
C
解析
选项B、D不选,选C。《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四百五十条规定:“在申报期届满后、判决作出之前,利害关系人中报权利的,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处理。”由此可知,申报人有权在申报期限届满后、判决作出前申报权利,法院在收到利害关系人的申报后,如果发现利害关系人中报的票据跟公示催告的票据一致的,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如果法院发现利害关系人申报的票据跟公示催告的票据不一致的,应当裁定驳回利害关系人的申报。不论哪一种处理方式,都不存在法院“裁定追加家佳公司参加案件的除权判决审理程序”,“作出除权判决,告知家佳公司另行起诉”的处理方式,故选项B、D不正确,不选。但是C选项正确。
选项A不选。依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四百五十条规定:“在申报期届满后、判决作出之前,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的,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处理。”利害关系人有权在申报期届满后、判决作出之前申报债权,故,法院不能以超过公示期限为由裁定驳回家佳公司的权利申报。所以,选项A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i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江某与某医院医疗纠纷一案,江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损失2万元。在本案诉讼中,江某应对下列哪些事实负有举证责任?()
某军队医学研究所研制开发一种利用磁场作用治疗风湿病的磁性治疗仪,并取得了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后来,该军队医学研究所发现甲仪器公司制造的一种风湿病治疗仪很类似于自己的专利产品制造方法,认为侵犯了自己的专利产品制造方法,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仪器公司停止侵
某法院指定举证期限为40天,遂将举证通知和受案通知、应诉通知同时于7月20日发出。原告于7月22日收到,被告于7月24日收到,那么举证期限从何时开始计算?()
下列哪些不属于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
甲某以乙某亲笔写的借款6000元的借条为依据,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某归还所借的6000元。在诉讼过程中,乙某提出该6000元系甲某赠与自己的钱,不应当付返还责任。对此主张应当由()负举证责任。
张某要到外地做两年销售代表,张某将电脑交由王某保管,未约定保管费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二审期间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对此的正确处理方法应当是()
甲乙间的诉讼在某基层法院审结后,该法院作出了判决。甲对此判决不服,遂提起上诉。在上诉期间,该法院发现判决确有错误。试问应当如何处理?()
张某向S市甲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赵某还欠款1万元。诉讼过程中,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赵某在15日内一次性向张某还欠款1万元。张某向法院撤诉,法院裁定准许。在此情况下,法律上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随机试题
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
________反映的是公司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全部生产情况、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
虚喘的治疗要点是
测定黄土湿陷性的试验可分为()。
凡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 )
如果利率变动对存款人有利,存款人就可能选择重新安排存款,从而对银行产生不利影响,这种风险属于()。
某电器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度会计自行核算取得营业收入25000万元、营业外收入3000万元、投资收益1000万元,扣除营业成本12000万元、营业外支出1000万元、税金及附加300万元、管理费用6000万元、销售费用500
假如单位来了一位新领导,你负责带新领导视察工作,你会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在权利主体行使权利时,其他任何人均负有不妨害其权利行使的义务,该项权利被称为()。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