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大重心。党的十八大以来,鼓励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成为提升治理能力、提速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新动向。各地从城市中的痛点、难点中探寻治理发力点,政府、社区、公众等互动“共舞”,共建共享的新思维在各地生根发芽,探索出多种值得重视的路径。   在

admin2022-06-30  32

问题 1.城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大重心。党的十八大以来,鼓励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成为提升治理能力、提速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新动向。各地从城市中的痛点、难点中探寻治理发力点,政府、社区、公众等互动“共舞”,共建共享的新思维在各地生根发芽,探索出多种值得重视的路径。
  在北京,公众通过“民意立项”制度对城市民生工程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2017年9月,北京市民王女士和另外40名居民受邀成为百姓生活服务中心“民意立项”的代表,在听取了百姓生活服务中心运营商的“路演”后,投票选出了社区居民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
  看到出炉的“路演”投票结果,王女士笑了。再过不久,在百姓生活服务中心就可以方便地买到果蔬、肉蛋。高兴的不仅是王女士,还有百姓生活服务中心运营商万博客商贸公司的负责人张作坤。他说,政府的“民意立项”投票对他们而言就是商业调研,老百姓需要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
  在上海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居民区的一批退休家庭主妇组成了“绿主妇”调解委员会,以“邻家阿姨”的身份参与信访矛盾的化解和困难人群的帮扶。
  更高效地实现社会治理,不仅需要各种居民自发成市民间议事协商机构,更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将自组织逐步由活动型转向功能型。
  上海市嘉定区探索出“社区共营”的新机制。除了形成常态化的议事协商机制,居民还可通过社区联席会、社区理事会、项目分享会、楼组议事会等协商议事平台,围绕物业管理、房屋租赁、生态绿化等社区治理瓶颈问题,共同参与制定公约,自觉遵守并形成社区秩序。
  引入第三方评估,构建“法治指数”,成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建设“法治余杭”的重要手段。评估方式分内审组(政府机构法律人员)、外审组(非政府机构的企业家、律师、记者等)、专家组(法学界知名专家)评审、群众满意度调查四个部分。其中,群众满意度占35%的权重。法治建设水平如何,民众最具有发言权,因此设置的权重也最高。如今,余杭法治指数制度不断完善,已成为观察当地施政成效的“晴雨表”。
  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让社会治理、社区服务更加专业化与规范化,更加契合老百姓的需求。走进广州城区的很多街道办,“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牌子令人注目。很多专业社工在这里工作,对问题青少年、长者以及刑满释放人员等进行心理干预。
  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广润门街道,活跃着一批“广润门老年协会”的“老顽童”,他们大多不富裕,但总以微薄之力帮助更困难的人。法制宣传、环境治理、帮扶贫困学生、照顾独居老人……街巷里外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广润门老年协会会长张春和说。
  一些专业性公益组织的介入,更为部分城市治理难题的化解提供了助力。
  针对工业区流动幼儿越来越多,儿童普遍存在早期教育匮乏的状况,2016年,广东珠海协作者面向流动幼儿及其家长开展图书借阅、“种子故事人”陪伴阅读能力建设等活动,以阅读为介入点,改善工业区流动儿童早期教育环境,提升流动工人对子女的早期教育能力。
  “在浙江,单靠政府的力量已远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要求和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浙江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处处长陈建义说,为此,浙江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养老设施建设、产品开发、服务提供。
  截至2017年年底,浙江共有民办养老机构1 214家,机构床位23万张,占总数的60.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机构趋于成熟,社会力量成为供给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格局基本形成,政府直接提供养老服务的比重正逐步下降。”陈建义说。企业和市场知道社会需求所在,在提供服务时能精准对接需求,提供操作性较高的方案,大大提高了效率。
  2.大城市治理是个世界难题,很多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大城市病”的困扰。但是,“大城市病”其实是个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概念,很多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只要是大城市就必然患“大城市病”,进而想当然地认为只有控制城市规模,让城市不那么“大”,才能解决“大城市病”。
  应该说,这种看法相当片面。事实上,“大城市病”的患病程度,主要由城市公共服务供求关系决定,越供不应求就病得越重。目前,一些大城市的做法是从需求侧入手,把人从大城市中分流出去,通过减少需求来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更多地从供给侧着手,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仅可以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而且成本可能更低、效果也更佳。
  很多人会说,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提高供给能力哪有那么容易?这种说法低估甚至忽略了资源利用效率这个关键可变量,以致忘记了城市“最优规模”的动态性。
  仅就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创新而言,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就大有文章可做。就此而言,时下最火热的共享经济特别值得一提。互联网出行平台降低了出租车空驶率、提高了私家车利用效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减排效益,共享家具、电器等二手物品也都减少了闲置的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共享单车累计骑行超过25亿千米,减排二氧化碳54万吨。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给大城市治理带来了很多新机会。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大城市优化内部结构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比如,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治理马路摊贩就可以有比“一刀切”更好的方案。在利用大数据方法综合交通、天气等信息精确计算可以摆摊的路段和时段的同时,借鉴淘宝模式,综合利用GPS定位、城市道路监控、用户评价和移动支付等手段降低监督成本,既能让摊贩留下来,又比现在更有秩序。一个大城市,可能仅此一条,就能为几十万人提供工作机会。
  大城市在就业机会创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在大城市就业,是大城市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一份责任。大城市不要轻易地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由放弃这份光荣的责任,不经意间的保守和懈怠,不仅会让留在城市的人们承受更高的生活成本,更会让被迫出城的人们失去工作机会。如果我们能以更开放的思想、更包容的心态,更充分地利用科技创新提供的各种机会,也许我们能够走出一条更创新、更绿色、更共享的城市发展之路。
  3.修德立诚,人所以立身;崇德向善,国所以致远。2017年7月18日,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盛夏的钱塘江畔举行。这里不但云集了上千嘉宾,还让300多个城市管理者的目光聚焦在了这场“城市信用”的盛会上,共同商议如何推动城市信用体系建设,解决传统行政管理难以根治的“城市难题”,社会信用体系在城市治理中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什么是信用城市?时任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说,城市信用覆盖度高,人人有信用记录,且信用好的人,可以在各种公共服务、城市生活上享受到便利。
  与会的各个城市信用建设负责人表示,信用城市的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萌芽。芝麻信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经有近3亿人曾经进行过信用查询或享受过信用服务。
  此外,各个城市都在陆续开展实践和探索,其中包含了不少结合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和个人信用的探索,而且深入到了城市的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城市治理等诸多方面。
  凭借744分的芝麻信用分,28岁的留学生张浩回国租房可以免掉2 600元的租房押金和1 300元的中介费,这是他在国外都没有过的租房体验。如今,许多城市服务都开始尝试用信用替代押金。据蚂蚁金服估算,截至2017年7月,免押金租车、租房等,合计为用户免除的押金已经超过380亿元。其中,仅共享单车这一项就免除押金40亿元。“在医疗、交通、政务等领域,先享受服务后付费、信用认证免跑腿等模式,都在兴起中,让百姓的城市生活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彭蕾说。
  作为全球领先的移动支付之城,在杭州,信用可以“当钱用”,无现金信用支付让市民生活更加便捷,同时也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有信用。外界在谈论杭州这座城市时,常常会对“不带一分钱出门全靠手机支付”的故事津津乐道,将其视为打造“无现金”城市的典范。随着芝麻信用、市民诚信卡等应用的不断普及,各类先消费、后付款,免押金租借使用的生活案例在杭州市民身边不断涌现。在杭州生活,你能感受到信用的价值。公交车上,凡是有芝麻信用分的市民都可以先乘车后付款;在无人超市里,不再有收银员,顾客可以直接带走商品,离店就自动完成支付……
  对于生活在一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这种便捷舒适的体验也增强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使他们可以更快在城市站稳脚跟,更进一步去靠近他们期望的梦想。而城市落脚门槛的降低,也会因此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杭州市委副书记徐立毅说,信用能够激发一个城市的活力,打造信用城市,要将诚信纳入城市核心文化,要将信用嵌入城市治理理念,要把奖惩机制导人所有重点领域,要让共享平台覆盖所有信用信息,要让信用服务遍及生产生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这背后实际上是构建全社会诚信体系“防护网”和“安全盾”的重要性。信用是一张城市治理的“新名片”。
  “让‘守信者畅行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是我们的目标和不懈追求。”新华通讯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周宗敏表示,要在全社会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使诚实守信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
  淮北市委副书记李明说,信用环境是城市发展的特殊资源和无形资本,事关城市综合竞争力,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文明城市创建。
  “信用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多种信用建设探索与实践正恰逢其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说,作为城市管理者,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开创城市信用建设新模式,打造守信受益、失信受惩的信用城市。
  4.2018年3月8日,泸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18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本年度泸州市城市治理将以全省领先、群众满意为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治源头,创新发展,精细服务,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容貌治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泸州市将重点推进为民服务暖心工程,补足城市短板,夯实城市治理基础。
  全市“厕所革命”将新改建厕所478座,其中新建368座、改建110座。提升厕所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行“定人、定厕、定标、定责、定奖惩”的网络化管理机制,做到厕所“有人管、有钱管、有制度管”。
  2018年将继续推进安全文明小区创建工作,从增强市民安全感出发,从“三无院落”、无物管小区着手创建。江阳区创建安全文明小区10个,治理“三无院落”或无物管小区10个;龙马潭区创建安全文明小区8个,治理“三无院落”或无物管小区8个;纳溪区创建安全文明小区5个,治理“三无院落”或无物管小区5个;泸县创建安全文明小区3个,治理“三无院落”或无物管小区3个。
  2018年,泸州市将开展城市老旧街区改造,包括老旧街区道路改造、老旧街区“黑巷子”改造、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泸州市将在三区范围内各选3~5个停车问题突出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试点,摸索经验,形成有效的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模式。
  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将实现垃圾直运系统全覆盖,泸县实现垃圾中转运输处理一体化全覆盖,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启动垃圾中转运输一体化工作。加快推进全市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完成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2018年,泸州市将完成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加快城市有机废物协同处理项目建设,完善主城区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各县启动餐厨垃圾无害化收运和处理工作。主城区将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集中处置,四个县城和三个区建制镇(乡)所在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纳溪区创建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泸州市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服务水平。全面完成区县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区)数字城管平台的互联互通。拓展延伸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服务领域,将环卫作业、市政工程安全运行等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监管。泸州市将建立群众投诉问题快速处理机制,完善“96198”热线投诉的交办、督办、考核和回访机制。全面完成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城市安全、高效运行,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率在80%以上。
  5.从2018年开始,之后3年,辽宁省将提高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管理服务水平,坚持“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
  城市管理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辽宁省全面推行“721工作法”,实质就是要求城市管理坚持服务为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
  城市管理的重点是“理”,既是理清、理顺之“理”,又是理解之“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城市管理中践行服务理念,坚持服务为先,则是理清城市管理思路、理顺城市管理关系的基础,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城市管理中坚持服务为先,能化解和弥补严格执法的缺陷。严格执法看似效率高、力度大,但难以从根源处消除城市管理中的沉疴痼疾,很多问题经常是这边打、那边露,反复出现。同时,有些地方在执法中缺乏对城市发展、群众利益的综合考量,难以实现“管好”的初衷。如面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一些地方对乱停乱放单车采取搬离、扣留等方式解决问题。而沈阳市则画出专门的单车停车位,引导公众有序停放,赢得了市民、共享单车运营商等各方赞同。对比之下,就不难看出“疏”有时会比“堵”更有效,且标本兼治。
  城市管理中坚持服务为先,能避免城市管理执法者和市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城管工作为何得不到理解和尊重?究其根源,即方式方法问题。城市管理执法者需要真正转变为服务者,抛弃简单化、粗暴化的执法。唯有如此,城市管理执法者和市民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
  实践证明,城市管理中只有坚持服务为先,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6.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总体要求。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成为全国各大中型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再次强调,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在新时代、新矛盾面前,超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应该紧紧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核心任务,做出新的制度安排、政策创新和技术应用等,实现人财物的合理配置,着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创建更加整洁、安全、干净、有序、公正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超大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内在魅力。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管理“核心是人”。人是城市的主体,城中之人的人文风貌、行为习惯,构成了城市品质、城市气质。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精治、共治、法治并举,每个城市都应学习像绣花一样精细地管理城市,这样人们才能有更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我国各地探索出的城市治理的几种路径。要求:全面准确,分条阐述,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一是政府搭建平台吸纳民意。公众通过“民意立项”制度对城市民生工程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是居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退休家庭主妇自发组成调解委员会;探索“社区共营”新机制,公民参与制定公约,遵守并形成社区秩序。   三是引入第三方深度参与。引入第三方评估,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促进社会治理专业化和规范化。   四是倡导志愿服务充实治理力量。老年人和专业性公益组织自发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共同化解城市治理难题。   五是激活市场机制对接社会需求。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养老设施建设、产品开发、服务提供,实现精准对接需求。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n5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