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admin
2019-06-17
69
问题
阅读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部分内容。
要求: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选项
答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探究、表格绘制等活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借助归纳法、设疑探究等方法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2)教学过程要点: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是一名爱旅游的人,每年都会利用假期到全国各地转一转。今年国庆假期我去了云南昆明,拍了些照片回来,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教师播放一组昆明的风光图片,请学生欣赏,最后将图片定格在昆明的一幢普通楼房上) 教师通过一个“考眼力,找不同”的小活动,对比昆明和本地的户外景观,设悬疑、提问题,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理由:通过提供给学生与生活中的现象有关的图片,启发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讲授 (一)看动画、学地理——学习测量和绘制 问题设置 (1)气温会从哪些方面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呢? (2)气温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 (3)温度计需要放置在哪里? (4)一般每天测定几次?日平均气温怎样计算?在气温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表示什么?纵坐标表示什么? (5)我们将测量的气温值标在图中,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这样做出来的曲线,能够反映多长时间内气温的变化趋势呢? 2.学生活动 (1)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归纳结论:气温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2)测量气温需要温度计。气温的单位是摄氏度。 (3)温度计需要放置在室外的百叶箱中。 (4)结合教材中的图片信息对日平均气温、表格中横纵坐标的具体含义、曲线反映的变化趋势等进行观察并予以回答。 设计理由:教师通过相关活动,使学生了解气温的测定和气温日变化曲线图的绘制。结合当地的天气预报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二)绘图表、思规律——锻炼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教师:大家能否用气温变化曲线图表示气温年变化规律呢? 学生活动:在学习绘制气温日变化曲线图的基础上,用同样的方法,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教师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利用教师提供的数据分别画出悉尼、巴马科、济南、格陵兰四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结合曲线图中的数据及曲线走向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 (1)悉尼与其他三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有什么不同? (2)每个地区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的差值是否相同?结合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明确气温年较差的概念。 (3)它们分别属于哪几个温度带?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4)陆地和海洋气温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后进行归纳。 (三)深入探究 教师将地理学习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搭配分成A、B两组,让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进行问题探究。 A组: (1)气温的高低与纬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2)南北半球哪里的等温线更平直,为什么?你还能发现什么? B组: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原因是什么? (2)分别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一10℃的主要纬度范围。 (3)图片中的低温中心是怎么形成的? A、B两组学生经讨论后,归纳总结。 A组: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等。 B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世界的寒极在南极洲。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米,气温约下降0.6℃。 设计理由:通过读资料、绘曲线、读曲线、得规律,一步一步训练学生运用资料绘制曲线图的能力和读图、用图的能力。 (四)学以致用 教师:我们今天学到了气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影响因素,那么让我们试着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 教师带领学生尝试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以下内容: (1)民谚:午热晨凉,冬寒夏暑。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藏袍(动画,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4)昆明与本地气温的差异。 (5)夏天去海边避暑。 解释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除了纬度、海陆、地势因素对气温产生影响外,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气温的变化。例如,人类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异常升高。如果持续下去,人类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教师播放一段美国科幻片《后天》电影剪辑,适度拓展,启发学生思考,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设计理由: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是新课改的重要思路。本部分的设计就是努力体现地理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引导学生由现象发现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利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从而更好地生活。 三、课堂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结合板书和相关图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理由: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和总结本节内容,使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建立知识体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D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课程的目标,图5所示的试题重点考查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
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有细胞核②都有细胞壁③都含有染色体④都有环状DNA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阅读下列三段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材料。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材料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的目
阅读下列三段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材料。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材料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的目
下列内容中应该作为教学和练习重点的是()。
关于化学教学媒体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当代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已知G是一种具有和卤素单质相似性质的直线型分子,J是一种角型分子,G和J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后生成直线型分子L和分子M(组成G、J、L、M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0)。分析下图,指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沿109国道从北京到兰州地理环境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违反母婴保健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执业资格
患儿,7个月。咳嗽,喘息3天查体:体温37.0℃,鼻翼扇动,口唇轻度发绀,双肺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及少许中小水泡音,临床初步诊断是毛细支气管肺炎。本病最突出的临床特点是
()是正常经费按人员定额核定,专项经费根据需要和可能逐项核定。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发包人的主要义务有()。
竣工验收之日起()d内,质量监督机构将编制的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提交到竣工验收备案部门。
对我国远洋运输船员2007年度的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应遵循的规定有()。
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共同驱动因素包括()。
“五条禁令”中规定,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实验心理学研究通常要遵循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控制、数据整合和研究报告撰写等基本程序,其中,确定实验类型一般是在
某国有企业会计彭某,从银行领得6000元公款,欲占为己有,便谎称在回来的路上现金被抢,并向司法机关报了案。彭某的行为构成()。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