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的区别,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9—卷三—84,多)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的区别,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9—卷三—84,多)
admin
2014-02-25
29
问题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的区别,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9—卷三—84,多)
选项
A、法院调解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诉讼和解是当事人对自己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进行处分的一种方式
B、法院调解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和审理该案件的审判人员,诉讼和解的主体只有双方当事人
C、法院调解以《民事诉讼法》为依据,具有程序上的要求,诉讼和解没有严格的程序要求
D、经过法院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生效后如有给付内容则具有强制执行力,经过诉讼和解达成的和解协议即使有给付内容也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答案
A,B,C,D
解析
法院调解,又称诉讼中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和协调下,就案件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生效调解书的法律效力等同于生效的法院判决。诉讼和解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通过自行协商,就案件争议问题达成协议.并共同向人民法院陈述协议的内容,要求结束诉讼的制度。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相比较,有以下几点区别:(1)性质不同。前者含有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性质,后者则完全足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无法院审判权的参加。(2)参加的主体不同。前者有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共同参加,后者只有双方当事人自己参加。(3)效力不同。根据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制作的调解书生效后,诉讼程序正常结束,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执行力;当事人在诉讼中和解的,则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准许后结束诉讼,和解协议不具有执行力。应当注意的是,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二者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根据《法院调解规定》规定,二者的联系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二是当事人在和解过程中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对和解活动进行协调,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审判辅助人员或者邀请、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协调活动。因此,本题答案为A、B、C、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th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两厂同是保暖内衣的生产厂家,2001年秋冬季保暖内衣热销,使得原料供应紧张。甲厂得知乙厂让丙运输公司运输原料,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甲厂派人在丙运输原料的途中制造交通事故,致使丙不能将原料按时运到乙厂,乙厂不能及时出货,造成了严重损失。则以下说法正确的
甲向乙借款24万元,丙丁戊为保证当事人,但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借款期届满,甲无力偿还债务,丙代为偿还了24万元。下列论述正确的有哪些?()
甲为男青年,乙为女青年。1997年12月1日甲向乙借款10万元,借期一年。但期满未换,1999年12月1日甲、乙结婚,2001年12月1日,甲、乙离婚。对于甲、乙之间的债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995年3月黄某将一幅价值6万元的名画送到某装裱店装裱,由于黄某未按期付给装裱店费用。装裱店通知黄某应在30日内支付其应付的费用,但黄某仍未能按期交付,装裱店遂将画变价受偿,扣除了费用后,将其差额退还给黄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甲8岁,父母双亡,和祖父一起生活。在学校因和11岁的乙发生口角,而被乙推入池塘,幸好被老师救起送医院抢救,花去医疗费1000元。甲祖父与乙父亲协商未果,代甲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结合案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将一幅古画寄存在乙处,乙死亡,该古画由乙的两个儿子丙、丁占有,丙、丁以为古画为其父所有,送权威机构鉴定该画价值50万元,两人约定,该画归丙所有,丙付给丁25万元。丙是否能取得该画的所有权?()
如果乙认为判决确有错误,可以向哪个法院申请再审?判决生效后,如果乙声称没有钱而拒不履行,乙家中确实没有什么值钱的财产,但其在红河市北区服装市场存有价值6万元的服装。甲应当申请执行的法院为:
随机试题
()意识是服务人员做好服务工作的思想基础,也是体现服务人员职业道德和素质的标志。
在RNA和DNA中都不存在的碱基是
女性,60岁,不慎跌倒左肩部着地,感局部疼痛,不能活动。即送骨科急诊,检查发现右侧方肩畸形,右手不能搭于对侧肩峰。最可能的诊断是()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以下()属于分包人安全生产责任之一。
企业会计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
劳动争议解决原则包括下列哪几项?()
私营企业的形态有哪些?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的全球霸权的破坏……比起先前的霍亨索伦王室和哈布斯堡王室,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欧洲和亚洲旧秩序的破坏要大得多。日本人侵占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但是,这两个帝国都是短命的。它们在1945年已不复存在,留下了两大包括具有重要意义
Access中的参照完整性规则不包括()。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