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材料: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
背景材料: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
admin
2011-02-09
78
问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生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沥青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以下是施工单位所作的计算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计算为底基层60d,基层80d,面层75d。
(2)底基层与基层之间逻辑关系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000/200=5d。
(3)基层与面层之间的逻辑关系STS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200/150=8d,考虑到基层的养生至少7d,所以基层与面层的开始到开始时间间隔为8+7=15d。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路面工程的总工期=5+15+75=95d,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示如下:
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时距计算正确否?有错请改正。
选项
答案
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时距计算方面是正确。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49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设定泥水式盾构泥水压控制值时,预备压通常取()。
采用盾构法施工时,拆除工作井内洞口围护结构前必须对洞口土体进行加固。洞口土体加固前,要明确加固目的后确定加固方案。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加固目的的是()。
桥梁拆除工程必须由具备()专业承包资质的单位施工,严禁将工程非法转包。
对复杂结构的桥梁或拆除过程复杂、困难的情况,应该采取()手段,确保施工安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模板支搭应达到()等要求。
1.背景:某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圆形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径30m,有效深度4.2m,底板均厚350mm。池壁采用预应力缠丝工艺。基础底板施工需降低地下水,采用轻型井点,基坑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清底为辅。项目部施工负责人拟在池壁预制板吊装、
供热站是供热管网的重要附属设施,是供热网路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它的作用是()。
下面哪些燃气必须通过区域调压站、用户专用调压站才能给城市分配管网巾的低压和中压管道供气,或给工厂企业、大型公共建筑用户供气()。
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梁安装时,接头混凝土达到()后,方可卸除临时固定设施。
园林给水的特点是()。
随机试题
男性,54岁。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醉酒后突起畏寒高热不愈,咳嗽、咳痰加重,两天来咳大量脓痰并带鲜血,胸片右上肺有大片密度增高的阴影,其中并有透光区。如疗效不佳可改用
在转移性骨肿瘤中,下列原发病灶哪种最多见?
脑震荡患者的临床表现,意识丧失持续的时间为
以下关于成釉细胞瘤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某机电工程施工单位承包了一项设备总装配厂房钢结构安装工程,合同约定,钢结构主体材料H型钢由建设单位供货。根据住建部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本钢结构工程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按照该规定的要求,对钢结构安装工程编制了专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涉及项目整个实施阶段,它属于()项目管理的范畴。
在筹资总额和筹资方式一定的条件下,为使资本成本适应投资收益率的要求,决策者应进行()。
下列选项中成语与所涉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在这个世界上,任意2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时,最多需要6个人。”这就是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从哲学角度看反映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设事件A,B,C两两独立,三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且它们的概率相等,则P(A∪B∪C)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