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高某和于某因共同盗窃被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9年、7年。于某对此不服,提出上诉。高某没提起上诉,检察院也没对判决提起抗诉。第二审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某和于某因共同盗窃被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9年、7年。于某对此不服,提出上诉。高某没提起上诉,检察院也没对判决提起抗诉。第二审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min
2017-05-25
71
问题
高某和于某因共同盗窃被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9年、7年。于某对此不服,提出上诉。高某没提起上诉,检察院也没对判决提起抗诉。第二审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应当只审理于某的判决部分
B、不仅要审查于某的判决部分,也应当审查高某的判决部分
C、在二审程序中,如果发现第一审判决对高某部分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是量刑过重的,应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改判
D、在二审程序中,如果发现第一审判决对于某部分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是量刑过轻的,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加重其刑罚
答案
B
解析
《最高法刑诉解释》第247条规定:“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的,或者人民检察院只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故选B。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0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故D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4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04年8月21日,甲因犯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09年6月20日,甲又犯盗窃罪。对于甲的量刑,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贩卖,丙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王某驾车过失撞倒他人后,在众多路人的要求下,拦下一辆出租车,请求出租车司机林某协助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去医院途中,王某谎称因太过紧张需要上趟厕所,于是乘机逃走。林某久等王某不回来便知其已经逃走,遂在行驶的途中将被害人拖下出租车,没有送往医院,最终被害人因
王某欲杀害张某,但又不想自己动手。所以就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李某,并骗李某说枪里没有子弹,让李某向张某开枪吓唬他,结果李某向张某开枪,但由于瞄的不准,打死了张某身边的钱某。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行为人之间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是:()
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对于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其中哪些是正确的?()
甲、乙二人出资10万元,同时通过购买并使用伪造的商业零售发票,虚填商品实物价值人民币50万元,骗取审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以60万元注册资本取得“XX贸易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后甲、乙又合谋将上述10万元资本金转移用于注册另一公司。甲、
甲是A国驻B国大使馆的商务参赞,乙是C国驻B国大使馆的随员。甲与B国人丙发生债务纠纷。甲向B国法院对丙提起民事诉讼,丙对甲就同一债务关系提起反诉,并要求乙作为证人出庭作证。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设φ(x)=a,在x0某邻域U0(x0,δ1)内φ(x)≠a.又f(t)=A.则f(φ(x))=A.
A.1/6B.1/4C.1/3D.1/2E.2/3乳婴儿中药汤剂用药量占成人量的比例是
药物滥用是指()。
()在股票、债券上的配置比例会根据市场状况进行调整,有时股票的比例较高,有时债券的比例较高。
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责任,与前台业务部门无关。()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性格的__________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四个方面。
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及时的反馈,这种途径的理论基础是()。
下列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有()。
某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该系统结构图的最大扇入数是
PartⅡReadingComprehension(SkimmingandScanning)Directions:Inthispart,youwillhave15minutestogooverthepassageq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