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采用了承包商包全部材料的固定价格合同。工程招标文件参考资料中提供的用砂地点距工地4公里。但是开工后,检查该砂质量不符合要求,承包商只得从另一距工地20公里的供砂地点采购。而在一个关键工作面上又因以下原因造成临时停工:5月20日至5月26日
某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采用了承包商包全部材料的固定价格合同。工程招标文件参考资料中提供的用砂地点距工地4公里。但是开工后,检查该砂质量不符合要求,承包商只得从另一距工地20公里的供砂地点采购。而在一个关键工作面上又因以下原因造成临时停工:5月20日至5月26日
admin
2012-03-15
70
问题
某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采用了承包商包全部材料的固定价格合同。工程招标文件参考资料中提供的用砂地点距工地4公里。但是开工后,检查该砂质量不符合要求,承包商只得从另一距工地20公里的供砂地点采购。而在一个关键工作面上又因以下原因造成临时停工:5月20日至5月26日承包商的施工设备出现了从未出现过的故障;应于5月27日交给承包商的后续图纸直到6月10日才交给承包商;6月7日至6月12日施工现场下了该季节罕见的特大暴雨,造成了6月11日至6月14日的该地区的供电全面中断。
[问题]
若承包商对因业主原因造成的窝工损失进行索赔时,要求设备窝工损失按台班计算,人工的窝工损失按工日计价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怎样计算?
选项
答案
不合理。因窝工闲置的设备按折旧费或停滞台班费或租赁费计价,不包括运转费部分;人工费损失应考虑这部分工作的工人调做其他工作时工效降低的损失费用;一般用工日单价乘以一个测算的降效系数计算这一部分损失,而且只按成本费用计算,不包括利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G2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厂(甲方)与某建筑公司(乙方)订立了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同时与某降水公司订立了工程降水合同。甲、乙双方合同规定:采用单价合同,每一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招标文件中工程量的10%以上时调整单价;工作B、E、G作业使用的主导施工机械一台(乙方
盖挖法施工与常见的明挖法施工的主要区别在于()。
某工程公司中标承包一城市道路施工项目,道路总长15km,其中包括一段燃气管线的敷设。工程建设工期很紧,为抓紧时间,该公司很快组成项目经理部,项目部进行了临建。项目部拿到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施工图决定立即开始施工,监理工程师尚未到场。开工后,项目部组织
某工程公司中标承包一城市道路施工项目,道路总长15km,其中包括一段燃气管线的敷设。工程建设工期很紧,为抓紧时间,该公司很快组成项目经理部,项目部进行了临建。项目部拿到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施工图决定立即开始施工,监理工程师尚未到场。开工后,项目部组织
下列主控项目中,能够直接反映施工项目部和企业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水平的是()。
确定悬臂浇筑段前端标高应考虑的因素有()。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以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以下3m处。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
【背景资料】土质为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于地面以下4m,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基坑设置了防雨排水设施,现浇箱涵前端设斜面钢刃脚,计划6月10日雨期开始前顶进就位。项目部编制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铁路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订了顶进时对涵
背景资料某承包人承接了一座大桥工程,该桥采用1.6m的桩基础,桩长约25~32m;桥位处地层均为天然砂砾,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下约1.5m处。其桩基主要施工过程如下:平整场地、用水准仪进行桩位放样、埋设钢护筒、选用正循环回旋钻机作为成孔钻机,终
随机试题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下列情况应当数罪并罚的是()
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这类议案至少应当经过下列哪些程序方可通过?
工程项目日常施工时,要确保每台塔式起重机配备塔式起重机司机应不少于3人、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不少于3人。()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
关于通货膨胀率、汇率、黄金价格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商业银行存放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分为()。
教师因本职工作的伟大而感到光荣的道德情感是自豪感。()
考入单位后,你工作勤奋、成绩突出,但由于多做事更容易出问题,领导对你印象不佳。而一位工作能力不如你的同事却很会表现自己,又能赢得领导信任,并在与你合作中经常为难你,你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这种模式要求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发展经济,既要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它的核心思想是确保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目的是让子孙后代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