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以下某幼儿园教师对偶发性科学探究活动“鱼鳍的作用”的活动过程实录,请你仔细阅读该教师记录的现场文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该探究活动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角色身份是什么? (3)请结合幼儿园偶发性科学探究活
以下某幼儿园教师对偶发性科学探究活动“鱼鳍的作用”的活动过程实录,请你仔细阅读该教师记录的现场文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该探究活动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角色身份是什么? (3)请结合幼儿园偶发性科学探究活
admin
2017-01-16
82
问题
以下某幼儿园教师对偶发性科学探究活动“鱼鳍的作用”的活动过程实录,请你仔细阅读该教师记录的现场文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该探究活动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角色身份是什么?
(3)请结合幼儿园偶发性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对该活动过程以及探究的结果做整体性评价。
“鱼鳍的作用”的活动过程实录:
班里来了一群美丽的热带鱼,孩子们每天都兴奋地围在鱼儿身边惊喜地观看:“真漂亮啊!”在悄悄地议论中,随之产生了许多有关热带鱼的问题,老师将小朋友们的问题逐一归类,与孩子们一起将这些疑问一个个解决。“小小鱼儿在我家”的主题探究活动就在和孩子们的共同建构中逐步开展起来。
孩子们对鱼鳍的了解有多少呢?经过讨论发现:有的小朋友从爸爸妈妈那里知道鱼鳍可以帮助鱼儿游泳、转身,部分小朋友觉得鱼鳍这么滑,抓也抓不住,肯定是对鱼起保护作用,还有部分小朋友则摇摇头,并不知道鱼鳍有什么作用。
老师决定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关键性的问题:“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真正了解鱼鳍的作用呢?”
双双说:“我们把鱼鳍放旁边一点,靠着鱼缸看看小鱼会怎么样。"
宁宁:“那就把鱼鳍剪掉,再看看小鱼没有鱼鳍会怎么样就知道了。”
何子衿立即反驳道:“如果把它的鱼鳍剪掉,它会流血死掉的。”
老师:“是啊,宁宁想的办法很好,可是剪掉鱼鳍它一定很疼。我已经知道你们的意思,就是想看看没有鱼鳍,小鱼会怎么样。那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既不让鱼鳍动,又不伤害小鱼?”
嘉杰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把鱼鳍抓住,不让鱼鳍动,我们就看出来了。”
何子衿:“好的,不过要轻点,太重了鱼要痛的。”
可可:“可是抓得太轻小鱼会逃走的。”
安安:“那我们就抓得不要太轻也不要太重好了。”
老师见大家都同意嘉杰的意见,就提议:“我们先试试抓住鱼鳍的办法,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
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把手伸进去,想抓住鱼鳍,可是鱼总是从他们的手心里逃脱。
“快点,快点,在这边。”
“我来,我来!”
姚可好不容易抓住鱼尾巴,正要拿起来告诉大家好消息,小鱼就使劲摆动身体逃回水中:“它尾巴太滑了,一下子就溜走了。”
老师也试着抓住鱼背上的鱼鳍,刚拿起来给小朋友看,就被小鱼挣脱了。
老师询问:“你们谁抓住鱼鳍了啊?”
大家面面相觑:“小鱼太滑了,我们抓不住。”
老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既能知道鱼鳍的作用又不伤害它呢?”
大家都摇摇头,确实想不出来了。
老师:“那我们再想想,明天再来试。”
第二天,天天带来了一卷很宽的透明胶,一到幼儿园就兴奋地告诉大家:“我想到办法啦,用透明胶粘住鱼鳍就可以了。”
何子衿不同意:“透明胶到了水里就不粘了。”
虽然天天的方法遭到了反对,但大家却由此受到启发,想到了更多借助材料固定鱼鳍的方法。姚可思考着:“用绳子绑住鱼鳍。"
双双:“用布吧,布很软肯定不痛。透明胶太黏。”
健健:“还是用我们揪尾巴的绳子比较好,很舒服的。”(在揪尾巴的游戏中,我们用的是布编成的绳子)
老师也说了自己的意见:“要不我们把每种材料都在自己身上试试,如果我们很舒服,小鱼肯定也不会痛,这样就不会伤害到小鱼了。”
大家都很乐意地接受了老师的意见。按大家说的,一起找来塑料绳、布、透明胶。为了有所比较,老师鼓励大家把每种材料同时绑在自己身上试试。
顾夏语说:“我觉得透明胶粘在身上很舒服。”
宁宁找到一些毛线和布进行了比较:“我觉得这种毛毛的布比较舒服。”
老师想到小朋友曾提到过透明胶在水里会失去黏性,而且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就需要孩子们去了解另一个环境下材料的特性是否会改变:“我们再放到水里试试,看看透明胶会像何子衿说的失去黏性吗?绳子到了水里会让我们的手(鱼)变痛吗?”
过了会,何子衿面带无奈,着急地跑过来告诉老师:“你能不能给我换一张?我的透明胶浸到水里以后就掉下来了!”
果然,大家试过以后,把固定在手上的东西拿下来时又有了新发现。
嘉杰等一些小朋友发现把透明胶撕下来时手上很痛,倪辰悦看着被透明胶粘起来的皮说:“这是因为撕下来的时候皮肉都跟上来,就痛了。”老师请大家观察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感受。
双双把绳子拿掉以后发现手臂上有个有趣的现象,悄悄对好朋友说:“你看.嘉杰.我手上有一条条的印子。”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又请大家把解开绳子的手都放在一起比较这个现象。
之后,大家坐在一起进行总结,分别说了自己的感受。
双双:“开始四样东西绑在身上都不痛,透明胶浸到水里也不会散,就是撕下来的时候很痛,绳子拿掉后会留下印子,还是布最舒服了。”
何子衿:“我觉得透明胶浸到水里以后一拉就拉下来,撕下来的时候也很痛。”
哲哲:“我发现绑绳子开始很舒服,可是到后面我感到很痛就拿掉了。我把布绑在手上,到了水里它也没掉下来。透明胶绑在手上是不痛的,但是把手弯起来的时候这个弯的地方就有点痛了。”
天天补充道:“我觉得时间长了绳子绑住的地方有点紧,就感到痛。"
老师让大家把结果记录在大表里,根据大家说的用弯曲的线表示绳子,长方形表示布,两个圆表示透明胶,如果小朋友觉得很舒服就在相应的图案下用“勾”表示,觉得不合适打“叉”,然后再来看总结果。
在孩子们进行了几次调整后,终于得到统一,在布下面全是勾。
老师询问:“现在你们觉得用什么材料最合适呢?”
小朋友都异口同声地说:“布!”
理由是:“透明胶撕下来的时候很痛,假如用在小鱼身上也会把它的鱼鳍弄痛的。”“绳子虽然开始不痛,但时间长了就痛,而且拿下来以后会在手上留下很深的印子,同样也会在小鱼身上留下印子。”
第二天,大家首先找来一致认为最合适的材料:一大筐布,老师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些纱布放在走廊里:“放在这里,需要的小朋友自己拿。"孩子们都走过来看看纱布,奇怪地问:“这是什么啊?让我试试舒不舒服?"边说边将纱布绑在自己手腕上:“呵呵,一点也不痛,我拿走了!”小朋友为自己找到这种新材料而高兴。
大家两两组合,每组分到一条鱼开始了对鱼鳍作用的探究。
健健和天天两人想用布把鱼鳍包起来,由于怕伤害小鱼,就用最轻的力度包住鱼,可是刚放到水里布就散开了。健健对天天说:“它的尾巴在动,应该把它尾巴包住就好了。”两人又细心地将尾巴处的布向里叠进去,哎呀,小鱼还是从前面溜走了。
两人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了三次后,终于来求助老师。老师拿来一根长长的纱布:“要不我们在布外面用纱布打个结,可能就不会散了?"
“好啊!”两人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在老师的帮助下打结固定,不让布散开,这下真的行了,小鱼到了水里挣脱不开。
天天立即发现:“你看,小鱼不会动啦。”
老师轻轻地推推小鱼,小鱼就倒向一边,健健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小鱼躺下来了。”
另几组的小朋友受了健健的启发,都觉得用这个办法来固定鱼鳍最好,肯定不会伤害小鱼。于是,大家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很快,都有了同样的发现:“小鱼沉下去了!”
“它不会游了!”
“它好像躺下睡觉了。”
老师:“我们把布拆开看看小鱼会怎么样呢?”
大家解开布都高兴地叫起来:“哈哈,它又会游啦!”
老师:“那说明鱼鳍是干什么用的?”
“原来鱼鳍是帮助小鱼游泳和保持平衡的!”
“我们用手来来游泳,而鱼是用鱼鳍来游泳!”
有了新发现大家的脸上都喜滋滋的。
为了让孩子们对鱼鳍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老师又带孩子们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观察。考虑这个实验较难,孩子们不容易获得成功体验,所以由老师做示范,孩子们在旁一起协助并观察。老师找来一条较大的鱼,分别观察鱼鳍的数量和生长位置,同时学习了各部位鱼鳍的名称。再进行分别包住各部位鱼鳍的演示,孩子们观察到:被包住胸鳍的鱼仍能平稳地向前游动,但老师用手轻轻推鱼,鱼就失去平衡倒下去了,说明胸鳍有平衡的作用。同样方法发现背鳍也有类似作用。老师再用纱布和夹子固定住尾鳍,发现鱼也倒下去,不能转向和游泳了,这和孩子们的发现是非常一致的。
孩子们高兴地不由自主地模仿起小鱼游泳的样子,大家都把自己变成了一条快乐的小鱼,自由地在大海里畅游……
选项
答案
(1)该探究活动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①确定探究活动目标;②做好探究活动准备;③进行探究活动;④归纳总结经验。 (2)在该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参与者、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和幼儿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引导大家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实验中做好记录。 (3)①活动目标:这次探究活动是通过孩子的讨论、做实验以及观察实验,从而使幼儿了解了鱼鳍的作用。此次探究活动的活动目标中包括科学经验、科学方法和科学情感态度,但缺少更进一步地挖掘情感范围的目标,例如当引导幼儿明白鱼鳍的作用后,要引导幼儿对海洋生物甚至所有生物的爱护之情。 ②活动内容:要选取切合目标的、真实的、能被幼儿感知的、科学的材料,要突出重点。 ③活动方法: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④活动过程:照顾幼儿的情感,使幼儿各种实验想法得以实现,因材施教。 ⑤活动结构:结构紧密,交替过渡自然。 ⑥师幼互动积极,关系融洽;能够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以及幼儿原有的科学经验。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PH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学前教育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学前教育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函数f(x)=Asin(ωx+φ),x∈R(其中A>0,ω>0,0<φ<)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中,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且图象上-个最低点为M(,-2).当x∈时,求f(x)的值域.
甲厂以x千克/小时的速度匀速生产某种产品(生产条件要求1≤x≤10),每小时可获得利润是100(5x+1-)元.要使生产900千克该产品获得的利润最大,问:甲厂应该选取何种生产速度?并求最大利润.
如图,已知曲线C1:-y2=1,曲线C2:|y|=|x|+1,P是平面上-点,若存在过点P的直线与C1,C2都有公共点,则称P为“C1-C2型点”.在证明C1的左焦点是“C1-C2型点”时,要使用-条过该焦点的直线,试写出-条这样的直线的方程(不要求
如图,在坡角为30°的山坡上有-铁塔AB,其正前方矗立着-大型广告牌,当阳光与水平线成45°角时,测得铁塔AB落在斜坡上的影子BD的长为6米,落在广告牌上的影子CD的长为4米,求铁塔AB的高(AB,CD均与水平面垂直,结果保留根号).
某食品厂为了检查一条自动包装流水线的生产情况,随机抽取该流水线上40件产品作为样本称出它们的重量(单位:克),重量的分组区间为(490,495],(495,500],…,(510,515].由此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
用配方法求解下列问题:2x2一7x+2的最小值;
简述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学习是在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一个__________的反馈过程,认知过程是一个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转化,复杂而完整。
某大学为了解在校本科生对参加某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向,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0的样本进行调查,已知该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本科生人数之比为4:5:5:6,则应从一年级本科生中抽取_________名学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材:小熊和狐狸各有一
随机试题
采用顺铣,可以使切屑黏结接触面积小,切屑在脱离工件时,对刀具的应力小,容易避免切削刃不在冷硬层挤刮,可有效提高铣刀使用寿命。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某患者女性,39岁。因发现甲状腺肿大、心慌、多汗3个月来诊。查体:皮肤稍潮湿,甲状腺Ⅱ度肿大,质韧,表面不均匀,无压痛及血管杂音,心率100次/min,律齐,双手细颤征(±)。细针穿刺甲状腺检查可见大量淋巴细胞,下列检查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关于固体剂型药物的溶出方程dC/dt=kSCs的错误表述是
关于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第65题)
对于钢一混凝土结合连续梁,调整负弯矩区内力的方法有()。
每只日光灯的功率因数为0.5,当N只日光灯并联时,总的功率因数()。
Hethumbedthroughtherose______toseeiftherewasanythinghefanciedforhissouth-facingwall.
A、Thathewantssomethingtoeat.B、Thathewilltellthem.C、Thatheisnothungry.D、Thatheisangry.DM:IsPaulangry?W:I
Oneofourexpectationsabouteducationisthatitwillpayoffintermsofupwardmobility.Historically,thecorrelationbetw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