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三月春来。催人奋进,全域旅游,勇当其先。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全域旅游”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示着中国推进“全域旅游”的步伐将更加务实、坚定。

admin2021-11-03  24

问题 给定资料
    1.三月春来。催人奋进,全域旅游,勇当其先。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全域旅游”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示着中国推进“全域旅游”的步伐将更加务实、坚定。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要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点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让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目前,国家旅游局已公布了两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内先行先试国家信息化相关政策,以全域旅游开创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年多以来,国家旅游局围绕全域旅游发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等多个文件,除此之外,“十三五”旅游规划均围绕全域旅游开展工作部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全域旅游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多位党政“一把手”纷纷力推,全域旅游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
    2.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对旅游业来说一去不复返。自2017年年初以来,为了实现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云台山景区按照“将静态广告变为动态广告,将静态资源变为动态资源”的思路,不断更新营销理念。一方面,巩固强化传统市场,深耕传统市场“保存量”。该景区先后组织20个营销小组分赴河北、北京、上海、湖北、四川等10余个省市的80个客源城市,进行深度市场调研和开发。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对西北、西南、东南等长线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拓展新兴市场“上增量”。该景区通过与客源地旅行商的洽谈合作,设计了优质的旅游线路产品,目前已成功启动成都、重庆等远距离旅游市场。
    同时,云台山景区不断加大网络营销力度,2017年与携程、同程、途牛、美团等十几家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合作,并实现了网上实名制购票以及微信扫码支付。此外,云台山景区还注重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合作,举办了中国旅行达人风云大会。邀请国内知名旅行达人到景区进行采风体验,收集旅行达人50多篇精品游记,云台山旅游节微博话题以超过700万条的阅读量挤进旅游话题榜TOP10,互动量达2000万次。
    金秋十月,被秋雨冲刷过的云台山格外靓丽。在云台山景区百家岩山门广场上,功夫熊猫、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卡通造型和花卉装饰,让游客们一走进云台山景区就像进入一个舒适、愉快的场景中。
    这是云台山景区注重提升游客旅游服务品质的有力举措。原来,为了增强游客的体验性,2017年8月份,云台山景区通过一系列美化、绿化措施,增添了服务设施的趣味性。在百家岩山门广场铺设了9000平方米的人工草坪,并增加了风车摆件、喷泉、卡通造型等,俨然把绿地广场变成了一个梦幻乐园。
    自2017年6月份以来,该景区通过强化企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改善旅游环境,构建了一套新的景区管理体系,使景区整体形象和服务品质更为精进。在强化员工服务意识工作中,该景区对员工进行了常态化服务礼仪、商务礼仪与职业化形象塑造和法律知识讲座等培训,对重点岗位人员重新定制形象制服,使讲解员变为“空姐式”服务员,要求所有员工为游客提供“微笑服务”,从“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到“感动每一位游客”,以高标准、严要求把云台山景区品质服务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据统计。2017年1月份以来,云台山景区员工共做帮助游客寻人寻物、救助病弱等好人好事1600多件。“让游客带着向往而来,带着感动而归”已成为该景区员工对品质服务的基本认知。
    为给广大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云台山景区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建设,完善道路配套服务功能,在景区内相继实施了多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对各景点内的环保厕所、垃圾箱、步道栏杆、休息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美化升级,使游客真正体验到“移步换景”,目及之处皆风景。
    3.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是大众旅游时代的必然趋势。2015年,国内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并重的局面初步显现,国民出行超过40亿人次,其中,自由行达32亿人次,人均消费1000元左右。但这并不是说全域旅游就是“无景点旅游”,也不意味着景点旅游已经没有市场。
    处理好景点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关系至关重要。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上所指出的,现在有些同志在推进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开始无视景区建设,甚至还有人认为全域旅游就是“无景点旅游”。有的还做出了诸如“2016旅游景区死亡元年”等判断。这些观点和认识都是对全域旅游理念的误读与误解。
    以浙江为例,G20峰会在杭州成功召开,会展经济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再次展现浙江全域旅游的魅力。在浙江的实践中,景点旅游同全域旅游并不矛盾。杭州西湖的免票开放,使得杭州人与游客共享西湖景色,产业联动效应显著。浙江充分发挥景区在全域旅游中的带动引领作用,由“单一型、孤岛式”发展向“联动型、辐射型”发展转变,与全域旅游进入携手并进发展阶段。
    就定位战略来说,景点旅游的定位是个别景点的个性塑造。全域旅游则是涉及某个区域旅游景点的总体定位。而且,只有当旅游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时才能成为全域旅游。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马尔代夫、泰国、夏威夷等,完全围绕旅游来发展相关产业,所以成就了全域旅游。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六大主要考核指标:一是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二是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三是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的10倍以上;四是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五是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六是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度高、覆盖度广。这些指标意味着全域旅游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从另一方面看,发展全域旅游又要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景点看旅游模式,游客进入一个区域之后,能够从整体而不是局部感受到差异化体验和差异化的新奇特。比如法国巴黎,整座城市就是一个景区,游客进入后会有多感官、多方位、多层级的体验,从而成为全域旅游的全球典范。在整个区域的发展中,旅游不是被单独割裂开来,而是与其他产业和发展要素达到相互融入、彼此增值的一种耦合关系。
    处理好景点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关系需要从战略全局上重新思考与谋划旅游发展新理念、新模式,不把全域旅游看作是景区景点的简单相加,而要坚持区域内资源整合与旅游规划设计的全域覆盖,最终获取更加强劲的动力源泉,释放旅游综合功能。
    4.茅岩河全长50多公里,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河段随峰蜿蜒,急流险滩不断,瀑布古木丛生,峡谷风光独特,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峡谷型旅游资源。茅岩河峡谷经济产业带是以茅岩河峡谷为发展轴线,依托峡谷周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形成的集“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于一体、涵盖峡谷两岸涉及桑植县、永定区等10多个乡镇、120平方公里的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带。构建茅岩河峡谷经济产业带对振兴L市西线旅游、打造“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
    L市市委七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在“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加快推进旅游业深度转型、提质增效,在全国全省率先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遵循“三星拱月、月照三星”的发展思路,全面提质武陵源旅游区,发展东线旅游,振兴西线旅游,开发南线旅游,完善旅游空间布局,打造“双核三极多点”的旅游产业布局。茅岩河峡谷经济产业带作为西线旅游发展的核心,通过准确定位,实现产业振兴,打造L市全域旅游新的增长极,最终成为“三星”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茅岩河峡谷型旅游产品,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无可比拟的山水、人文优势,以休闲度假、生态体验为导向,与武陵源核心景区旅游产品形成差异化错位发展,突出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感的产品定位,重点做好“水文章”,主打“休闲牌”,通过创意经典、准确的市场定位、形象定位和战略定位,实现旅游产业链条延伸,逐步确立茅岩河峡谷旅游特色。打造茅岩河峡谷旅游区域品牌。
    茅岩河峡谷区是个区域性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交通不便、环境脆弱等因素决定了传统农业难以改变其贫困面貌,而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独特的峡谷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使茅岩河峡谷两岸脱贫致富成为可能。构建茅岩河峡谷经济产业带是探索“旅游+扶贫”的精准扶贫模式、解决旅游资源丰富型地区如何尽快脱贫的有效途径。
    5.茅岩河峡谷旅游资源涉及120平方公里的开发范围,主要包括九天洞、苦竹寨、温汤小镇、玉皇石窟、洪家关贺帅故里等景点,融合了峡谷风光、水上漂流、洞天美景、石窟雕刻、民俗风情、温泉养生、红色文化等多种旅游元素,可谓国内旅游资源最丰富的景区。区域内可供挖掘整理、创意利用的文化旅游资源亦十分丰富,诸如澧水号子、古道纤夫、城堡寨子、洞窗石刻等。
    未来几年,L市大交通将腾飞巨变,瓶颈制约矛盾弱化,陆路交通更加通达、便捷。从大旅游圈来看:距离荷花机场仅半小时车程,依托机场可实现3小时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随着张桑、桑龙、宜张高速公路,黔张常铁路、张吉怀高铁的陆续建设开通,将进一步提升旅游进入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形成西至渝川、北往鄂陕、南通黔桂、东去赣浙的快捷旅游经济圈,到达各大城市的时间大大缩短,L市到长沙只需1小时、到武汉2.5小时、到广州4小时、到上海6小时,到北京7小时。从西线区域旅游圈来看:“一纵一横的T型”交通网络即将拉通。“一纵”为即将开工的定大公路一、二期,“一横”为教子垭高速出口至温塘小镇,两条路于温塘形成T型互通旅游环线。利福塔高铁站距九天峰恋景区仅5.6公里:同时,随着洪家关一利福塔一九天洞一苦竹寨、洪家关一刘家坪一瑞塔铺等旅游连接线的建成,西线各景区景点实现有效联通。
    2016年2月,L市进入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实现L市全域旅游的大发展,必须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转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从门票经济转向旅游产业经济,变革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旅游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推进旅游风情小镇、温泉度假养老旅游基地等产品建设,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提质升级,加快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6.瑞士被誉为世界公园、世界花园,虽然没有海洋旅游资源,却通过以羊胎素为代表的医疗旅游、以达沃斯为代表的会展旅游以及以特色交通为代表的户外旅游等形成了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成为欧洲旅游的重要一极。
    全面综合的瑞士公共交通系统效率极高,被誉为当今世界的奇迹之一。游客可以快捷轻松地前往瑞士境内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准时、安全、舒适、高性价比的公共交通系统是瑞士旅游全域化的灵魂。
    由铁路、邮政巴士、游船、观光缆车组成的瑞士公共交通系统覆盖了瑞士全境所有的城市、乡村和景点。在欧洲,只有瑞士拥有覆盖全国公共交通的通票,游客可以凭借旅行票证免费乘坐瑞士交通系统网络的所有交通工具,在瑞士通行无阻,实现一票畅游。
    以达沃斯为代表的会展产业、以羊胎素为代表的医疗产业已经成为外国游客到访瑞士旅行的重要吸引物,凭借这两大产业相关项目在瑞士的全境布局,瑞士旅游的全域化也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和发展。
    产业变身旅游吸引物,实现产和旅的完美结合。每年1月份在瑞士山区小镇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使得会展产业成为瑞士的又一张名片。在瑞士举办的国际知名展览还有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日内瓦车展、世界最大的钟表珠宝展“巴塞尔钟表珠宝展”等。
    7.以色列虽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稀少,但由于它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历史和宗教地位,多年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寻幽览胜。前以色列旅游部部长兰道曾说,旅游是以色列经济的重要支柱,可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和90亿美元的年收入。
    传统上,以色列旅游以观光游为主,以具有宗教特色的几大著名景点为核心,包括古迹观光、宗教遗迹观光等。伴随着游客的旅游需求从景点内探索神秘古国到全城体验宗教文化、感受异域风情的转型升级,以色列的旅游产业快速延伸,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相融合,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典范。
    以色列幅员狭小,空间尺度适合“全域旅游”发展。以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为例,它位于以色列北部,地中海东岸,距各主要旅游景点车程非常短。向东可跟随耶稣的脚印到达拿撒勒(40公里);向南可漫步至古罗马的遗址凯撒利亚(37公里);向北乘坐缆车,越过海岸悬崖而下可参观自然形成的石灰岩岩洞罗斯哈尼卡拉(43公里)。因此,旅客可拥有数小时内往返各旅游景区的畅快体验。对于需要充分利用国境内丰富多样的自然人文资源,增加旅游吸引物,打造整体旅游品牌与形象的以色列来说,发展全域旅游是不二选择。
    以色列的城市公共服务非常健全,许多公共资源可以供居民与游客共享。比如在以色列北部的Dan国家森林公园设置的残疾人通道,会标明建议游玩时间和建议线路;很多景区、博物馆和游乐中心提供免费且不限时的WiFi;希伯来语、英语、阿拉伯语等多种文字的旅游指南和指示牌实现居民需求与游客需求的结合。游客能深入到整个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中,体验更本真的以色列。此外,居民也积极利用旅游设施与资源,实现游客与居民的交融共享。
    8.2017年3月30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办的“全域旅游”政策解读暨中国旅游目的地品牌声誉指数发布会在人民网新媒体大厦召开。会议上,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作题为《全域旅游需要全新理念》的主题演讲,提出全域旅游不仅要解读,还要有保障。
    王衍用指出,工业化时代过渡到旅游化时代,用旅游来推动全域发展是一种发展的理念和发展方式。“目前,很多地方的全域旅游都在‘全’字上下功夫,全部门、全产业、全社会,‘全’得不得了,但概念说歪了,并不是所有的都弄‘全’。全域旅游不能搞成‘大跃进’的发展模式,原本利民之事,结果给搞坏了。”
    全域旅游不是简单的景区全覆盖,而是以旅游业为龙头,通过对区域内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提升,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产业的融合发展、社会的共建共享。
    王衍用认为全域旅游真正的含义就是旅游全域化建设。实际上,全域旅游是跳出旅游说旅游,旅游服务中暴露的部分发展迟缓问题都是社会层面的事,单靠旅游部门解决不了。全社会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以旅游化的方式来解决某一区域面对游客的增多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等问题,只有多部门以团结的力量解决眼前的难题,才能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愿景。
假如你是L市旅游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5”,就L市构建茅岩河峡谷经济产业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写一份材料,供领导参阅。要求:考虑全面,思路清晰,语言恰当。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关于L市构建茅岩河峡谷经济产业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材料 一、必要性 一是打造全域旅游增长极的需要。构建产业带能够促进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形成全域旅游新的增长极。二是适应休闲、体验型旅游的需要。茅岩河峡谷旅游须挖掘自身优势,以休闲度假、生态体验为导向,主打“休闲牌”,才能满足游客需求。三是带领两岸农民脱贫的需要。该区属于贫困地区,传统农业难以改变其贫困面貌,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助于探索“旅游+扶贫”的模式,带领群众脱贫。 二、可行性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茅岩河景点众多,融合了多种旅游元素,区域内可供挖掘整理、创意利用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二是未来交通建设。陆路交通便捷,距离荷花机场仅半小时车程,公路、铁路等陆续建设开通,地处交通枢纽。T型路网即将拉通,西线各景点景区将实现有效联通。三是政策优势。L市进入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利用政策导向作用,有利于推动从门票经济转向旅游产业经济,推进旅游业转型提质升级。加快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x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