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某公司2016年度营业收入净额为6000万元,其中赊销额占70%,年初应收账款净额为300万元,坏账准备4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净额为500万元,坏账准备60万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则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天。
某公司2016年度营业收入净额为6000万元,其中赊销额占70%,年初应收账款净额为300万元,坏账准备4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净额为500万元,坏账准备60万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则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天。
admin
2019-06-08
32
问题
某公司2016年度营业收入净额为6000万元,其中赊销额占70%,年初应收账款净额为300万元,坏账准备4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净额为500万元,坏账准备60万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则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天。
选项
A、27
B、34.21
C、38.59
D、24
答案
C
解析
报表上列式的应收账款金额是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只要题中提到了存在坏账准备,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就应当用应收账款净额加上扣除的坏账准备。所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6000×70%)÷{[(300+40)+(500+60)]÷2}=9.33(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9.33=38.59(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5I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财务成本管理题库注册会计师分类
0
财务成本管理
注册会计师
相关试题推荐
A公司生产甲产品,本月实际产量600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2500元,实际工时为1250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650件(1300小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元/件,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要求:(1)按照二因素分析法和三因素分析法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的种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甲公司是一家模具制造企业,正在制定某模具的标准成本。加工一件该模具需要的必不可少的加工操作时间为90小时,设备调整时间为1小时,必要的工间休息为5小时。正常的废品率为4%。该模具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是()小时。
已知经营杠杆系数为4,每年的固定成本为9万元,利息费用为1万元,则利息保障倍数为()。
下列市场中,属于场内交易市场的是()。
A公司是一家零售商,正在编制12月份的预算,有关资料如下:(1)预计的2011年11月30日资产负债表如下(单位:万元):(2)销售收入预计:2011年11月200万元,12月220万元;2012年1月230万元。(3)销售收现预计:销售当月收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下列事项中,会导致折价发行的平息债券价值下降的有()。
下列关于布莱克一斯科尔斯模型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某企业制造费用中的电力费用与机器人工密切相关,机器设备的正常生产能力为1000万小时,此时也为最大生产能力。当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为70%时,电力费用总额为1200元,每月的固定电力费用500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连续经过两道工序依次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第一工序本期完工的半成品全部转入第二工序,成本结转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50%。有关各步骤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产量资料:要求: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半成品、
随机试题
如选择口服药物治疗,最大剂量为本手术术后有效率一般为
下列叙述中哪条与普鲁卡因不符
试指出下列( )项不是等高线的特性。
两偏振片叠放在一起,欲使一束垂直入射的线偏振光经过两个偏振片后振动方向转过90°,且使出射光强尽可能大,则入射光的振动方向与前后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分别为:
某一级公路,交通荷载等级为重交通。路面结构从上而下为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人力、设备条件,基层与底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面层采用滑模机械铺筑。施工中有如下事件发生:事件1:在基
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依赖于基本标的资产的价值。()
在2007年底年终决算时,多家银行出现头寸紧张的情形,与其良好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银行存款来源多元化,存款活期化、短期化等趋势明显,资产负债错配等,从而导致头寸波动性明显增强。上述材料中的涉及主要风险是()。
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
(数学一)已知二次型f(x,y,z)=3x2+2y2+2z2+2xy+2zx.(1)用正交变换把二次型f化为标准形,并写出相应的正交矩阵;(2)求函数f(x,y,z)在单位球面x2+y2+z2=1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ANiceCupofTeaTheLegendaryOriginsofTeaA)ThestoryofteabeganinancientChinaover5,000yearsago.Accordingt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