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在恐龙灭绝6500万年后的今天,地球正面临着又一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危机。截至上个世纪末,全球大约有20%的物种灭绝。现在,大熊猫、西伯利亚虎、北美玳瑁、巴西红木等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三位学者对此作了预测。 学者一:如果大熊猫灭绝,则西伯利亚虎也
在恐龙灭绝6500万年后的今天,地球正面临着又一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危机。截至上个世纪末,全球大约有20%的物种灭绝。现在,大熊猫、西伯利亚虎、北美玳瑁、巴西红木等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三位学者对此作了预测。 学者一:如果大熊猫灭绝,则西伯利亚虎也
admin
2015-07-16
37
问题
在恐龙灭绝6500万年后的今天,地球正面临着又一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危机。截至上个世纪末,全球大约有20%的物种灭绝。现在,大熊猫、西伯利亚虎、北美玳瑁、巴西红木等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三位学者对此作了预测。
学者一:如果大熊猫灭绝,则西伯利亚虎也将灭绝;
学者二:如果北美玳瑁灭绝,则巴西红木不会灭绝;
学者三:或者北美玳瑁灭绝,或者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
如果三位学者的预测都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
选项
A、大熊猫和北美玳瑁都将灭绝
B、巴西红木将灭绝,西伯利亚虎也会灭绝
C、巴西红木将灭绝,大熊猫不会灭绝
D、大熊猫将灭绝,巴西红木不会灭绝
答案
B
解析
A项,大熊猫灭绝,则由学者一预测知西伯利亚虎灭绝,由学者三预测知玳瑁灭绝。故A项正确;B项红木灭绝,则由学者二预测知玳瑁不灭绝,由学者三预测知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故B项错误。故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HzY777K
0
新疆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两个分别能装7千克和5千克水的空桶,要求用这两个桶称量出6千克的水,每次倒入水和倒出水都算一次操作,则最少需要操作几次?
研究人员从用于外科伤口缝合的慢溶性材料中,提取了含有神经成长因子(简称NGF)的极细颗粒,并将其与含有胆碱能神经元的胎儿脑细胞相混合。当研究人员将这种混合物植入健康成年老鼠的脑中时,他们发现7天后植人物周围的NGF水平达到了高峰,而到了3个星期之后,才降回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尽管各有各的情况,但_______,都聚集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宝塔山下。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自然的作用形成了世界上的许多著名大河,下列关于这些大河说法正确的是: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这段文字意在
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_______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
虽然很多论调认为印刷出版物已经________,金融危机更是让报刊伤亡________,但是一些历史悠久、口碑甚好的报刊却依然是人们心目中权威媒体的代言。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西安黄帝陵,每年都有很多人前去拜谒。他们中有的是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那么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下列作品不属于寻根文学的是()。
随机试题
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是
关于维拉帕米药理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从生物圈的物质构造来说,它存在着几大类成分,下列选择中有误的一项是()。
垃圾填埋场聚乙烯(HDPE)膜防渗系统施工的控制要点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的叙述,正确的是()。
王女士的女儿7年后读大学,目前大学学费为每年2万元,学制4年,学费年成长率为4%。多年前,王女士为女儿购买了教育金保险,保费已缴清,在女儿上大学期间,每年年初可领取8000元。假设年投资报酬率为8%,王女士打算用7年的时间,通过每年定期定额投资来弥补学费缺
下列不属于格式合同特点的是()。
谈论如何“读书”的书出彩的并不多,没有绝大的眼光和细腻的心得,很容易落入“嚼饭哺人”一流。陈平原先生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可他也深知其中的陷阱,明白若摆出一副______的姿态,学生和读者都不会______,徒然辜负了一番“劝学”的良苦用心。依次填入画
Ineconomics,demandimpliessomethingslightlydifferentfromthecommonmeaningoftheterm.Thelayman,forexample,oftenu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