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语言符号运用的规律。(浙江师大2012年研)

admin2021-01-11  49

问题 艺术语言符号运用的规律。(浙江师大2012年研)

选项

答案艺术语言是指包含文学语言、一切艺术想象的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以及各种艺术媒介。构思艺术意象和意象物化都要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艺术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从其外部形式功能来看,它是现实的编码体系,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载体。艺术语言符号的运用活动规律如下: (1)特定艺术语言和特定的艺术类别互制律。 即特定的艺术语言符号规定着相应的特定的艺术类别,特定的艺术类别需要相应的艺术语言符号来表现。这就是说,运用什么样的艺术语言符号,便会产生和表现出什么样的艺术类别。例如运用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提炼出来文学语言来创作,必然产生和表现为文学作品这类艺术品种。虽然在构思过程中,也会常常运用尚未与概念结合的表象进行艺术想象,但是受主题思想和内部文学语言支配,并且最终也要以文学语言来物化为文学作品。 (2)艺术语言和艺术思维的互彰律。 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是相得益彰的。艺术思维决定艺术语言,因为艺术思维是属于内容方面的东西(艺术思维的内容来自社会生活),而艺术语言则是表达思维内容的形式,任何事物的内容总是要决定形式的,所以有什么样的艺术思维内容,便要运用什么样的艺术语言来把它物化为艺术作品。反过来说,艺术语言对艺术思维和艺术物化来说,也决不是被动和苍白无力的,它有着强大的反作用力,艺术语言的精确度、鲜明度、含蕴度和生动度等,直接会影响到艺术思维和物化为艺术作品的效果。艺术思维是一个由多种思维形式构成的复杂的思维体系,艺术语言也是由多种艺术语言符号组成的复杂的语言符号体系,因此两者也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相得益彰、互相制约、互相推移运动的关系。 (3)内部艺术语言和外部艺术语言的转化律。 所谓内部艺术语言,即是在作者头脑中进行思维时所运用的诸种艺术语言符号,它是由外部艺术语言转化而来的。外部艺术语言又是人类或族类根据自己社会实践的需要(思维、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创造和设计出来的诸种语言符号。人们在幼年和青少年时期通过学习而把这些不同的艺术语言符号继承过来,记在脑海里,转化为内部艺术语言。当艺术工作者运用内部艺术语言构思出一个比较完善的艺术意象以后,又可把它转化为外部艺术语言,即变成可供人鉴赏的客观的艺术作品。如此循环往复,随着外部艺术语言的增加和丰富,内部艺术语言亦不断增加和丰富起来。随着内部艺术语言的不断丰富,又为艺术思维(包括艺术想象)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语言符号,使艺术思维和艺术想象有可能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高速而又美妙境界。舍弃诸种艺术语言符号的工具作用,任何艺术思维和艺术想象都是难以展开的。 (4)自觉运用艺术语言与非自觉运用艺术语言的同一律。 自觉地运用艺术语言和非自觉地运用艺术语言是同一的。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觉运用艺术语言是起主导作用的,也是非自觉的运用艺术语言的前提和基础;非自觉的习惯无意识运用艺术语言是在长期自觉运用艺术语言进行艺术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上产生的。有时在此基础上还会开出艺术思维的最灿烂、最神奇、最迷人的花朵——艺术灵感的出现。它与自觉运用艺术语言进行艺术思维的目的和任务是一致的,并且直接接受自觉运用艺术语言的自觉艺术意识的指引和检验,否则,很难形成职业习惯无意识运用艺术语言进行艺术思维,更难开出艺术思维中这样璀璨迷人的艺术灵感的花朵。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A9a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