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甲雇乙修缮家中藏物,乙偷盗甲梨花圆凳,售予不知情丙。价金五万,交付,丙先付一万,余四万未付,后火灾致梨花圆凳毁,试分析案中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涉及偷盗物的善意取得问题)[北大2012年研]
甲雇乙修缮家中藏物,乙偷盗甲梨花圆凳,售予不知情丙。价金五万,交付,丙先付一万,余四万未付,后火灾致梨花圆凳毁,试分析案中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涉及偷盗物的善意取得问题)[北大2012年研]
admin
2022-09-19
111
问题
甲雇乙修缮家中藏物,乙偷盗甲梨花圆凳,售予不知情丙。价金五万,交付,丙先付一万,余四万未付,后火灾致梨花圆凳毁,试分析案中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涉及偷盗物的善意取得问题)[北大2012年研]
选项
答案
本案中的民事法律关系具体如下: (1)甲与乙之间存在雇佣法律关系。甲雇佣乙为其修缮藏物,甲乙之间形成雇佣法律关系。在雇佣法律关系中,甲是雇主,应当向雇员支付工资;乙作为雇员,有提供劳动的义务,也有获得报酬的权利。 (2)甲与乙之间存在侵权法律关系。乙将甲的梨花圆凳偷走,侵犯了甲的所有权,因而甲与乙之间构成侵权法律关系。甲有权要求乙返还梨花圆凳或赔偿损失,而乙则有返还原物或赔偿损失的义务。 (3)乙与丙之间成立买卖合同关系,适用买卖合同的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乙为无处分权的人,乙将梨花圆凳卖给不知情的丙,二者的合同本身成立;但是因为未经权利人追认,乙也未取得处分权,所以合同效力未定。 (4)丙不构成善意取得,因而不能享有梨花圆凳的所有权。根据《民法典》关于善意取得的规定,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如果所有权人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物的遗失尚且有权追回其物,那么在物被他人有意盗窃后是否有权追回,即是否适用善意取得,我国《民法典》未作规定。但盗脏物与遗失物同为占有脱离物,可以类推适用《民法典》有关遗失物不得善意取得的规定,因此所有权人同样有权利追回其物,盗窃物不构成善意取得。因此尽管本案中丙是善意的第三人,但是由于梨花圆凳是乙盗窃而来,所以不能构成善意取得。丙不能取得该物的所有权。 (5)甲有权要求乙赔偿损失。本案中,乙侵犯了甲的所有权,并且现在该物已经灭失,甲只能向乙要求赔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zA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价值50万元的彩电。合同约定,甲公司先预付20万元货款,其余30万元货款在提货后三个月内付清,并由丙公司提供连带保证担保,但未约定保证范围。提货一个月后,甲公司在征得乙公司同意后,将30万元债务转移给尚欠其30万元货款的丁公司。对此,丙公
甲离家出走已经5年未归,一直没有任何音信,甲的妻子与其离婚。在此情况下,甲的父母想宣告其死亡,而正在上大学的甲之子乙则只想宣告其失踪,双方产生争执。乙称宣告失踪是宣告死亡的前提,只有先宣告甲失踪,才能再宣告其死亡。乙的主张能否成立?试运用民法原理并结合我
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规定采用的是基本适应说。
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区别在于破坏行为的直接指向不同,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我国刑法对外国人没有效力。
有人认为:“民法上的行为是人有意识的活动,能够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但不能成为民事法律事实。”试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必备的要件是()。
在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中,动产的交付方式不能是()
名誉权与隐私权[武大2013年研]
随机试题
女性,3岁,近两个月出现皮肤黄染,腹痛,食欲下降,有时发热,体温达38.5℃,发热时黄疸加重,应用抗生素后缓解。查体:体温38.3℃,发育良好,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右上腹触及一肿物,直径3cm,有触痛,肝肋下2cm,脾肋下未及。血WBC16.0
患者,女,44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长期服用地高辛每天0.25mg,1周来腹泻,恶心呕吐,进食量少。1天来出现心悸,发作性头晕、黑矇,有短阵意识丧失来院。查体:平卧位,神清,淡漠,双肺(一),心率38次/分,律整,心尖部可闻舒张期隆隆样杂
锐器盒盛装以满()为宜。
下列属于企业筹资方式的有()。
关于抢夺罪,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2010年卷二59题)
有关危险房屋鉴定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表述是()。
下列关于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说法中,符合内控规范的是()。
编制质量检验计划的目的在于()。
孤独的人与不孤独的人不同.他们倾向于把有压力的情势理解为_______而非_______,被动地以请求器械或感情支持的方式来应对。而不是主动适应并力图解决问题。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4年第2题)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