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2014年4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对城镇化中的文化传承提出了明确要求,彰显地区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将是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在城镇化建设中,有

admin2017-11-30  31

问题 【背景材料】
2014年4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对城镇化中的文化传承提出了明确要求,彰显地区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将是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在城镇化建设中,有多种选择:是执著于高楼大厦平地起,还是注重城镇品质的塑造,以人的生活幸福为核心;是急剧征地、面积扩张,以新、大、亮为美,还是协调布局,讲究传承,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首要;是头脑发热、盲目攀比、领导拍板、为城镇化而城镇化,还是科学决策、依法办事,为城乡人民的文明进步而城镇化。今天,当大量城市新区沦为荒凉之所,甚至变为“死城”时,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其实,在城镇化过程中,文化建设也是关键,因为,缺少文化的城镇化,同样可能沦落为精神上的“死城”。
【习题】
参考“背景材料”的有关内容,围绕“城镇化与文化建设”,以“琴瑟和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一个副标题;
2.参考“背景材料”,但不拘泥于“背景材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琴瑟和鸣 ——让文化点亮城市夜空 城镇化是当今社会的大趋势,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2000年时所预言的:“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最主要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城镇化与文化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城镇化的推进为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而文化又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彰显城市的特色和气质。然而,我国在具体的城镇化进程中却忽视了对文化的建设.出现盲目扩张的现象,使得大量新区沦为“死城”。为了唤醒城市生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应注重城镇品质,加强文化建设,使两者琴瑟和鸣,以文化点亮城市夜空。 城镇化主导现代文化的发展进程,驱动文化的转型发展。城镇化不断发展,大量农民变为市民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更多的人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这给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土壤条件。同时,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地区的经济和科技也会随之不断发展,这为文化的不断进步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此外,城镇化建设使得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而变,这就需要实现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这为文化发展的不断转型提供了动力、动机。 文化的不断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前进的不竭源泉。文化不仅是城市底蕴和形象的代表,同时文化产业相较于工业和农业而言,其不依赖过多的自然资源,且占用城市土地较少,而对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较高,具有低投入、可持续的突出特点,是城市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不但可以为市民提供精神空间、激活城市经济、扩大就业、推动城市面积扩张,更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尚未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我国的城市建设也陷入千城一面的尴尬境地。这就需要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文化、创意和服务业的重视,注重城市文化特色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在制定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明确以什么形式和什么规模的文化资源来支撑城市发展的“幸福指数”。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齐头并进,实现五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我们要将文化元素、文化脉络融入城镇建设与规划之中,让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共同凝结为城市的文脉魂魄。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感受到这个城市独有的文化记忆,不管岁月如何流逝,不管人们身在何方,城市的文化都能够成为人们割不断、离不开的思乡情怀。在向城镇现代化的行进中,让我们留住文化记忆,在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中着力铸造城镇之魂,谱写有鲜明特色的城镇化新篇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4B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