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admin2017-02-22  25

问题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或r=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问题:
(1)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2)两位教师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
(3)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位教师的教法,并预测这两种教法的教学效果。

选项

答案(1)这两位教师都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及联系。 (2)教师A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为学生未知,引导学生操作;面对已知结果的操作探索,学生索然无味.激不起操作的激情。教师B则充分正视学生的现实,调整教学思路,把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对已知的思辩.思辩过程中的操作,是学生根据需要自己提出的,这不同于教师发出的指令。 (3)教师A将教学过程视为线性的渐进过程,过于强调预设和计划,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完全预设的、精确的,学生按教师的安排有序地一步一步进行,而每一步都是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学生始终是教师教学的对象,这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教师B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以及认知特点,在对话、交流的师生相互作用中展开教与学的过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充分重视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能够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由此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VIq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